田 锐 甘 政
一曲桑植民歌,千山落叶起舞。
11月18日,桑植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桑植民歌节之桑植首届村歌赛总决赛激情唱响。12支参赛队伍,用歌舞的形式,展示桑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乡土风情。
一人唱开,千山应和。全县23个乡镇,近200支队伍,400多名选手,广大桑植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民歌之乡”,擦拭着“桑植民歌”这张“烫金名片”,打造独具桑植特色的文化旅游“IP”。
近年来,桑植县深入挖掘白族、土家族民俗文化和以桑植民歌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依托张家界核心景区,实施差异化发展。今年已接待游客215.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5%和112.8%。
百项非遗,
演绎“彩色”桑植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麓,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6%。
多民族交融发展,孕育了桑植灿烂多姿、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项目9个、市级项目44个、县级项目97个。
桑植民歌是桑植153项非遗项目、璀璨民俗文化的代表。
在桑植,已基本形成“无地不歌、无时不歌、无人不歌”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动听的曲子。今年一场村歌赛,全县参与,他们用不同的声线、曲调、内容,赋能乡村振兴,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
据统计,目前在册的桑植民歌就有一万多首,是名副其实的“民歌海洋”。2006年,桑植民歌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象征,被誉为“金色旋律”。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桑植白族仗鼓舞。
桑植也是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地。750年前,云南大理的300名白族人,因战乱告别苍山洱海,跨越2000多公里,在桑植停下脚步,繁衍生息,白族文化也绵延山海,在桑植落地生根。
经过数百年繁衍,再与当地土家族等民族的融合发展,桑植白族仗鼓舞孕育而生,2011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前,从桑植东高速口进入桑植,道路两旁白墙黛瓦的白族小楼格外显眼,加上小楼外墙上各式各样的水墨画,令人无限向往。走进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仿佛来到了云南大理,于此,品白族三道茶、跳白族仗鼓舞、体验白族扎染……
“旅游+民俗”,
赋能“彩色”桑植
彩色桑植,风情浓郁。28个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争奇斗艳,153项非遗项目在这里继承发扬,逐渐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唱起“主角”。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11月22日,桑植民歌寨歌声嘹亮,800平方米的民歌大戏台上游客正倾情献唱。
连日来,天气晴好,桑植民歌寨迎来了一批批旅游团。游客们在民歌寨里参观农耕文化、赏景拍照、民歌对唱……“零距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桑植民歌寨位于桑植县空壳树陈家坪村,其充分利用桑植“中国民歌之乡”和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IP”,把一个传统农业村建成了一个文旅融合村。
目前,已建成300米的桑植民歌长廊、200米的农耕文化实物展示长廊、800平方米的民歌大戏台和可容纳2万人的民歌广场,并成立了土家摆手舞和白族仗鼓舞表演队、民俗礼仪拦门酒迎宾队、民乐民器打击乐队3支表演队。自2019年9月正式营业以来,桑植民歌寨共接待游客276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6万元。
桑植民歌寨不仅让当地民俗文化有了展示窗口,也让当地村民吃起了“旅游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61岁的汪玉梅,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成为了桑植民歌寨的“驻唱歌手”。
2018年,张家界魅力旅投公司在陈家坪村打造“桑植民歌寨”景区。汪玉梅摇身一变,成为了景区员工。每天除了做保洁以外,还会客串民歌手,唱几首桑植民歌为游客助兴。
“在家门口就能领工资,生活越来越好。”说起现在的工作,汪玉梅直言很满意。
据了解,桑植民歌寨通过土地流转、耕地种植、岗位用工等方式,解决周边民宿、餐饮、保安、保洁、售卖等就业岗位近百个,每年安排农耕、演绎、基建等280人季节性务工,并与近20家农户结对帮扶,助力200多家农户年增收3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