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益阳市林长制工作予以通报表扬。
今年来,益阳市以“四个聚焦”推动林长制在基层落地见效,打通林长制工作“最后一公里”,着力实现“林长治”。
聚焦机制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林长办建设迈向标准化。实施乡镇林长办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实现乡镇林长办“四有四化”,即办公有场地,阵地建设规范化;履职有人员,队伍配备专业化;管护有保障,设施配备齐全化;治理有效能,资源管理信息化。涌现了新桥河镇、乐安镇、浮邱山乡等一批示范点,全市有“四员”(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林业科技员)2290名,基层林长制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林长+”机制发挥大效应。制定林长制市级领导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市级林长“一对一”联系、“点对点”服务企业责任体系,带头优化林业营商环境。推行“林长+检察长”“民间林长”“小林长”“树长”等,构建林长牵头、多部门配合、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格局。
真考实评激励争先创优。通过实地督查、查阅资料、林长访谈相结合,开展林长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实施林长制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考核,每年筹措资金激励3个优秀县市区、6个林委会成员单位和6个乡镇街道。2023年,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38项市政府督查激励范围。
聚焦队伍建设,强化源头治理
2022年,在“三长三员”基础上,建立全域覆盖的“三长四员”(林长+督察长+警长+林业科技员+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网格化管护体系。
巡林护林队伍担当尽责。组织开展护林员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等3000余人次,护林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森林防灭火宣传、林区禁毒踏查等工作,累计巡护里程达148.19万公里,巡护时长达28.57万小时,麻河口镇等5名护林员获评湖南省护林员标兵。
林业科技队伍勇于创新。每个乡镇配置2—5名林业科技人员,累计培训相关人员3万余人次。组建全省首家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本土笋竹培育加工专家团队,成立桃花江竹产业研究院和林业技术专家库,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建立笋用林提质增产试验点。
森林防火队伍业务精湛。实施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地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两年行动,建设10支森林消防队伍,配备无人机等装备,建设林火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森林防灭火“人防+技防”紧密结合。在首届全省林业系统森林消防队伍业务技能大赛中,益阳市代表队获团体三等奖。
聚焦生态提质,筑牢绿色屏障
城乡绿化美化提档升级。加强乡村道路河渠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5万亩、省级生态廊道项目建设4660亩、山水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000亩主体工程建设,10.3万亩造林补助和森林质量提升项目正在入村到户。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市新建口袋公园60个。
林草资源管护不留盲区。实施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联合公安、海关等部门规范强化检疫执法,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95%以上。编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全市自然保护地优化为15个。组织开展森林督查图斑问题整改、核实工作,2023年前三季度下发2942个疑似图斑,已全部核实。
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扎实推进环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清退杨树2.83万亩。目前,已记录到鸟类300余种,消失近30年的江豚重现南洞庭湖,麋鹿、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聚焦科技兴林,激发创新活力
支持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出台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支持竹产业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湖南晟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竹餐具原材料—竹粉基生物质降解新材料生产加工、箱联天下(桃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竹塑托盘原料生产—成品加工等体系,自主研发的竹粉基生物质降解新材料加工成套设备,是国内目前同类设备中投产时间最长,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
培育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形成竹质工程材料高效低碳制造技术、竹材高质低碳干燥热处理技术、智能一体化竹塑托盘周转箱制造关键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十四五”以来,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
参与制定一批竹业标准。《竹席》国家标准、《复水毛竹笋加工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江竹笋》产品质量标准等制定,都有益阳之为。今年上半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40亿元。赫山区快消竹筷出口份额占全国15.2%,跻身2023年度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
(郭鸣球 胡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