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 张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确保乡村医疗卫生全面覆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战略保障。目前,健康乡村建设不仅要以基层医疗、公共卫生、保健和医保为关注点,还需从医养共建、人才振兴、区域共享、智慧医疗等方面着力,推动健康产业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为乡村振兴护航。
以医养共建推动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贯彻中央决策,国家卫生部制定了《医养结合发展指导意见》,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致力于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与养老服务。尽管政策逐步完善并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社区认知不足、健康咨询不够专业等问题。为此,需强化社区宣传,提供科学健康咨询服务,确保在农村地区成功实施“医养共建”计划,推动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中心,集成医疗、养老、康复等服务,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设立远程医疗站点,在农村建立远程医疗站点,设立医生团队向农民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知识培训,使农民更了解如何保障身体健康。
以乡村医疗人才振兴夯实农村健康事业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明确目标和要求。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人才建设,医疗人才更是健康农村建设的支撑。面对人才流失、培养体系不健全和工作环境欠佳等问题,需要制定激励政策,建设培养基地,改善工作条件,加强社区合作,以吸引、培养和留住更多的医疗人才,为农村医疗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希望。一是设立激励政策。制定吸引医疗人才的激励政策,如额外津贴、住房优惠、子女入学便利等福利待遇,以提高医疗人才留在农村工作的愿望。二是建设培养基地。在农村地区设立医学培训基地,与专业医学院校合作,提供全面的医学培训,包括实地实习和临床实践,培养更多本地化的医疗人才。三是加强社区合作。与当地社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社区参与,为医疗人才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和认同感,使其更愿意在农村长期从事医疗工作。这些综合性的措施旨在建立培养、留住医疗人才的长期机制,为农村医疗事业带来全新的活力。
以“区域共享医疗云”实现医疗资源全面流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共建共享、全面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尽管数字网络可实现医疗信息、专业技术和患者数据的全面共享,解决了乡村医疗的地域限制问题,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数据隐私、标准互操作性、法规合规、技术创新和医患接受度等复杂问题。因此,确保数据安全、制定一致标准、解决法规障碍、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医患接受度是成功实施的关键。一是推动电子病历和医疗影像的数字化。鼓励医疗机构采用数字化医疗信息,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存储在云端,以促进医疗数据的高效流通。二是建立跨医疗机构的协同诊疗机制。推动跨医疗机构信息共享,通过区域医疗云平台,共享患者信息提高远程医疗决策质量,增进卫生服务效率。三是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和隐私,有效抵制数据篡改,增强患者和医疗机构对数据共享的信任。四是加强医生和患者培训。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医务人员的数字化医疗培训和患者的医疗云共享教育。增强医生和患者对数字化医疗的理解和接受度,有效提高医疗云共享的实际应用。
以“AI智慧医疗”推动医疗服务全面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是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通过推进医疗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动“AI智慧医疗”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强医疗精准性和人性化。这不仅为基层医生提供实时专业支持,还将现代医学科技引入乡村,实现医疗体系的优化。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效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网络、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存储系统,以支持大规模的医疗数据处理和存储。二是数据标准化。制定和推广医疗数据标准,确保不同系统和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这有助于实现全面的信息联通,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效率。三是法规与政策制定。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政策,规范AI在医疗领域的使用。保护患者隐私,明确医疗机构的责任与义务,为AI在医疗服务中的合法应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监管框架。
【作者分别系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BSC视域下多层次公共医疗卫生整合服务体系构建及运行效率研究》(21B0621)、202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