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32年,扶助1600多名贫困学生
——记涟源市退休干部肖光盛的爱心助学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彭才贵

  退了休能干什么?

  “90后”老人肖光盛的扶贫助学记录让人震撼:93岁,退休32年,足迹踏遍100个县市,筹集善款近1200万元,扶助贫困学生1600余人;1044名寒门学子因他改变命运,考上大学,64人还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11月7日,在涟源市石马山镇石梅社区的家中,肖光盛拿出一本厚厚的“扶贫助学资助名单”,深情讲述自己的初衷:“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掉队!”

  爱心助学,缘于一诺。

  1991年,从涟源市税务局退休后,肖光盛到一个偏远山村看望一位70多岁的农民朋友。得知朋友的儿子一年前不幸触电身亡,儿媳远走他乡,他带着两个年幼孙子艰难度日,正读初一的孙子只能辍学。肖光盛深受触动,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交给朋友,说“只要孩子想读书,我就帮到底!”

  此前,肖光盛的退休生活是种花、绘画等兴趣爱好,“因为这件事情,我一夜没睡。身为共产党员,不仅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

  此后,肖光盛踏上了扶困助学的爱心之路,走机关、进企业、到学校、跑农村,一年至少有300天奔波在募捐路上。这一走就是32个年头。

  在肖光盛的资助名单上,有一个名叫朱晓鹏的学生。17岁考上清华,却突发疾病全身瘫痪,加之家庭贫困无奈休学。得知消息后,肖光盛四处奔走,组织爱心人士为他筹措善款。2012年,朱晓鹏终于战胜了病魔,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并被学校批准为硕博连读生。近年来,在肖光盛的发动下,众多爱心单位为朱晓鹏求学治病累计捐赠善款38.2万元。

  “请肖爷爷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不会辜负您的期盼。”今年秋,朱晓鹏远赴新疆大学工作,投身国家西部地区的基础学科教育。

  当肖光盛扶困助学的事迹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干部、教师、职工、企业家和离退休人员加入了进来。众人携手努力,肖光盛完成了3个“十年爱心计划”,发动100万人次加入“爱心大合唱”。从1个人到100万人,爱心团队不断壮大。

  2019年,89岁的肖光盛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2020年,在90岁生日之际,肖光盛给自己制定了第四个“爱心十年计划”:资助200名“三特学生”完成博士、硕士学位。

  “对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这些年,接触了许多困难家庭,肖光盛更加坚定内心的想法:扶贫先扶智,助困先助学,要重点帮扶家庭特困、品德特好、成绩特优的“三特”学子。

  在涟源市行知中学,28岁的梁美英圆梦三尺讲台,走上教学扶智之路。“没有肖爷爷,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深情地回忆艰难的过往。小学六年级时,贫寒的梁美英家突遭变故,父亲因意外离世。最无助之际,肖光盛伸出援手。这一帮,就是10年,累计筹集善款超10万元,直至她大学毕业。

  对别人慷慨,肖光盛对自己却十分“抠门”:这些年来,他从未添置过新衣服,一直穿着老税务制服,省吃俭用,就连头发也一直是由老伴剪。

  “90后”肖光盛,鬓已白,心更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休信念不退、年老精神不老。”肖光盛立志助学帮困到100岁,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