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循 刘 欣 周 俊
今年来,涟源市蓝田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党建引领,着力体制理顺、全力凝心聚力,构建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群防群治的安全发展治理新模式,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
党建引领,筑牢安全“责任链”
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结合党建和平安建设联合开展的“万人巡逻先锋行”实践活动,出台蓝田街道安全发展“先锋性”实施意见,每个城市社区均由一名市级领导和2-3个辖区范围内的市直部门与社区联点共建。
以各联点市级领导和联点部门为后盾支持,以各社区党总支为实施主体,以村社区应急能力建设“三有”为标准,全面起底各社区安全发展短板和不足,分析研判安全形势,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应急体系,提升应急能力水平。
按照“八个一”机制全面推进。即:组织一次专题研判会商,确定重点区域、领域;明确一套责任机制;建立一个安全发展巡查记录;明确一个重点区域或领域应急响应预案;开展一次相应区域的宣传培训屋场会;发布一套公示牌;强化一批对应的应急物资装备;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各市直联点部门党员干部每月到社区开展安全生产巡逻检查不少于2次。
活动开展以来,有上万人次干部在蓝田街道城区开展涟源安全先锋行活动,共开展领导带队巡逻和社区安全生产检查活动120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1100余个,已整改到位1000多个。建立安全发展“先锋行”示范点11个,开展“大安全屋场会”隐患排查“敲门行动”,让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理顺体制,筑牢安全“吹哨网”
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的“1+N”工作体系,即“1”个乡镇(街道)牵头,“N”个部门协调联动,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摸排、明确执法责任的基础上,使街道成为基层行政执法的调动者和协调者。街道和市直部门良性互动,形成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面优化网格设置并推行网格化管理,在原有的两级网格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成小区微网格、楼栋微网格等分支,由网格信息员、楼栋长及志愿者分区分片定期巡逻排查,发现并报告各类安全隐患,街道及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主动“下沉一线”,实地查看并跟踪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针对消防、防汛等应急处置事项,实现快速反应,合力应对。
实行“1+N”体系以来,街道网格下沉排查各类隐患200余次,均得到及时处理;同时街道向上“吹哨”数十次,相关市直部门均按时“报到”且及时进行了处置,有效解决了涉及多个部门、职能职责边界交叉的急难愁盼。通过狠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自然灾害防治等多项措施,从群众观念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大家安全”。
凝心聚力,筑牢安全“防护墙”
针对中心城区“三多一全”特点,街道指导重点社区动员社会化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对经营性居民自建房消防集中连片的老旧街区、人员高度汇聚的商住一体市场等重点区域,实行街道干部挂点,社区干部牵头,商户代表带头,以10-20个商户门店为小组,在商户自费配备灭火器、社区或街道资助重点消火栓配备消防柜基础上,形成“相互提醒,轮流巡查”“一家有火情,各家齐上阵”互助模式。做到第一时间火情预警,第一时间人员疏散,第一时间参与救援。
城区中心社区以微型消防站为支撑,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应急救援人员及周边群众处置火情10余起,有效避免事态扩大,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肯定。这种“上下联动、群防群治、快速反应”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安全“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