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本届进博会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超过之前历届水平。瞄准“越办越好”的目标,采购商、参展商和相关政府部门谋划在进博会上更“进”一步。
展品变商品,增添促进消费新动能
2023年是我国的“消费提振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恢复态势更加明显。
从东南亚的水果到新西兰的牛奶,从日韩的化妆品到欧美的创新药械,进博会推动一系列展品变商品,“进博好物”为我国促进消费增添了新动能。
上个周末,盒马的俄罗斯进口帝王蟹销售增长2.8倍,价格也从上千元降到699元。首届进博会上,俄罗斯进口帝王蟹还是“稀罕物”,现在已经“走”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盒马是进博会的采购商。6年来,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在盒马落地。今年以来,盒马与超过50家海外零售商、品牌商达成战略合作,加快打造“全球供应链”。
第六届进博会上,盒马将有一批重磅签约,覆盖母婴、康养、酒水等。“我们将在进博会上发掘符合国内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推动‘网红’变成‘长红’。”盒马买手琳乐说。
作为上海市“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主平台,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随处可见往届进博会“爆品”:秘鲁羊驼、苏格兰威士忌、捷克水晶……“截至目前,虹桥品汇已累计集聚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平台贸易额超100亿元,充分实现展品变商品。”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菁说。
展商变投资商,寻找投资合作新机遇
今年5月,西门子医疗宣布追加投资超过10亿元,在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今年6月,泰森食品湖北孝感智慧工厂、江苏南通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合计投资超过10亿元;今年10月,波士顿科学医疗技术产业基地落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园区……
进博会推动展品变商品,也促进展商变投资商。一批参展企业通过进博会在中国找到了新的投资机遇。
来自丹麦的诺和诺德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也是“进博机遇”的受益者。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说,参展进博会6年间,诺和诺德6次加码投资中国,在中国形成了“双中心、三引擎”的新战略布局。第五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宣布在浦东建设现代化仓储中心。今年9月,这一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
举措更便利,推动营商环境新提升
进博会是一扇窗,中国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进博会会期只有6天,但优化营商环境要贯穿365天。以“越办越好”为目标,无论参展商还是专业观众,都能在进博会上感受我国营商环境的新变化、新提升。
运用“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进口鲜奶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至72小时……参展企业纽仕兰宣布,将在第六届进博会上首发贸易便利化升级新品娟姗鲜牛奶,同时提前锁定第七届进博会席位。
“第六届进博会在继续沿用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19项支持政策基础上,今年海关又新增一项支持举措,扩大参展展品范围,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未获检疫准入的动植物产品、食品,经特许审批后入境参展。”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章雄表示。
如何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进博会也是一个观察窗口。进博会期间举行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围绕“国际公共产品”功能定位,持续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和世界开放指数。专业观众在进博会上,可以感受扩大开放的“虹桥智慧”。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将与各方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打造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据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