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深度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4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水润”到“水韵”
——安乡做好水文章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纪实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融冰

  通讯员 徐晓海 何云龙

  深秋,记者穿行在安乡乡村,扑面而来的是“鱼米之乡”和美景象——宽敞的道路整洁如洗,绿树成荫;沿线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花木掩映;波光粼粼的池塘鱼儿游弋,生机盎然;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里往来穿梭,一派丰收景象。

  昔日为水所困,今朝水润沃野

  安乡县地处湘鄂交界,是长江“三口”(太平口、藕池口、松滋口)泄洪和澧水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境内河湖渠塘众多,水网密度全省最高,有藕池河、虎渡河、澧水等8条主支河流。安乡历来也是“洪水走廊”,饱受十年九淹的水患之苦。直至长江三峡工程投入使用,水乡从此河湖安澜。

  缘水而生的安乡县,靠水吃水,也曾伤了水。上世纪90年代,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承包河段,湖泊投肥养鱼、养珍珠,致使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乡黯然失色。

  虾趴垴河流经安康乡、大鲸港镇。沿岸居民告诉记者,该河段曾因长期投肥养殖,水体变黑,散发臭气,严重影响仙桃河、松滋河及澧水水质。

  人们在得与失之间,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的可贵。于是,全面禁投、河湖连通、生态修复……随着一剂剂治水良方开出,安乡县通过水下治岸上管,河湖逐渐褪去黑臭。

  安乡县副县长姚慧告诉记者,该县以河(湖)长制为主要抓手,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实现治水常态化和长效性。去年,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率均达100%,再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灵秀水乡。

  水润安乡,沃野延绵,为农业发展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安乡县由此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商品油生产基地。

  小桥流水人家,水乡颜值提升

  水是安乡最鲜明的符号,是这片冲积平原的“灵魂”。安乡县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水乡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独具水乡文化特色的和美乡村。

  记者沿省道S228荆八线向北行进,乡村田园美景尽收眼底。路旁沟渠清流潺潺,一座座小桥横跨水面,民居傍水一字排开,一幅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画卷。

  三岔河镇梅家洲村,房前屋后,果树繁茂,鸡鸭圈养,均配有沤肥用的热水坑和垃圾桶,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

  安乡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探索制定垃圾治理“三类三分法”,即三分之一有机垃圾沤肥,三分之一再生资源、有毒有害垃圾回收,三分之一不可利用垃圾清运。全县户户有分类设施,村村有回收站点,乡乡有压缩清运,县级有专业无害化处理。

  “通过共建共享、共管共治,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人人参与、户户出力的良好氛围。”安乡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每年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奖励农村人居环境排名靠前的乡镇及村(社区)。

  环境好了,人心齐了。安乡县将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与时代发展、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引导村民践行村规民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狠刹奢侈浪费、人情攀比等歪风陋习,在广大群众比学赶超中,水乡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

  生态产业崛起,水乡韵味更浓

  依托天蓝、水清、地绿的“绿色家底”,安乡县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位于安丰乡珊珀湖附近的青螺滩水产养殖公司,拥有国家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该公司采取“内循环、零排放、全生态”养殖模式,对养殖期间的水污分离,池塘尾水的沉淀、曝气、生态净化等方面全过程管控,通过智慧渔业设施,让每一条成鱼的生态指标都可以溯源。“既要生态美,又要产业兴,这样才能更好体现出水乡韵味。”公司负责人刘连华说。

  目前,安乡县高质量水产养殖规模达22.4万亩,综合产值16亿元;稻虾综合种养产业15万亩,成为该县“一县一特”产业。立足冬闲田优势,安乡蔬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年产量40万吨,拥有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23个,“罗洲冬瓜”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打造“安乡农仓”区域公用品牌,汤家岗绿色粮油、珊珀湖有机生鲜、黄山头休闲土特产等,深受市场青睐。

  安乡县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在减轻农户处理秸秆负担的同时,有效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湖南划城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种植食用菌菇,形成良性生态闭环,公司年产值超千万元;汉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用农作物秸秆加工生物质燃料,产品无烟无味,既能烧锅炉,还能炖火锅,每天产能100吨,供不应求。

  依托绿色家底,安乡县推进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仙桃村、梅家洲村等典型,四季皆景的全域旅游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绝动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