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湘江周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分水塘的宁静

    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蜡像)。

    (资料图片)

  谢枚琼

  眼前的这一口水塘,在水乡江南实在太过平常了,但它偏偏成了一个特别的地理标志,一个村庄以其命名,一部传奇在此诞生,一段历史因此辉煌。这座塘即叫分水塘,至于是否就是其本名,我不曾考究,也不想考究,现在我关注的焦点是,这口水塘的水分两系,一支流往义乌,一支流往浦江。所以叫分水塘。其坐落的村子就唤做分水塘村。听起来那样的名正言顺,且名副其实,仿佛就是顺理成章的一桩小事。似乎在提醒好事者,名字无非一个符号而已,不必去为之大费周章地探寻个中原委。

  而让我讶异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池塘,了无大江大河的恢宏气势,却赫然有着大河的格局,大江的胸怀!哪怕再渺小,分水塘毫不犹豫地奉献了自己,水出东西,分润义浦,何尝不是一大壮举呢?诚可谓小水塘者,大情怀也!

  一个午后的秋日,白花花的太阳光晃花了眼睛,甫一踏上这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小山村,满目青山,扑面而至。路边茂密的林子里蝉鸣得起劲,一缕清风迎来,不由分说地牵住我的衣袖,像是欢迎我的到来。乡村的热情,写满村民纯朴的脸膛,每一扇厚重的大门,似乎都在朝我敞开。而让我体味至深的还是分水塘的宁静,是的,那一份宁静如遍地流淌的阳光,无处不在,在光滑的石板路上,等着你的脚步去叩响,在小径旁的野草丛里,等着被一声虫鸣去惊醒,在古老的院落里,等着一把老蒲扇来摇动。

  当我怀揣着虔诚,来到了那间简陋的柴房里,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一头乱发的年轻人,面容清癯,身着靛蓝长衫,端坐于“书桌”前。所谓的书桌,不过是两条椿凳上架了一副铺板,既当书桌又当床。年轻人一手捏着毛笔,一手拿着书册,铺板上摊开了一沓文稿,摆放两个白色的瓷碗,一个盛着墨汁,一个装着红糖水。殊为吸引我目光的还是年轻人满手的墨渍。他就是陈望道。柴房的角落里码了一堆柴草,各式破旧的农具默默地倚在墙脚,一件蓑衣和一个斗笠则醒目地挂在墙壁上。

  这一场景,领着我的思绪穿越到百余年前的分水塘:1920年的早春,乍暖还寒,时年29岁的陈望道正是躲在这里,翻译了一部“改变19世纪以后人类历史”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那个宁静的小山村,给陈望道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虽然四面透风的柴房挡不住倒春寒的侵袭,但他沉浸其中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全心扑在译本上,一字一句地斟酌,一字一句地推敲。一段“墨汁当红糖”的佳话流传至今,一天,陈望道正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道:“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人家进门一看,埋头疾书的儿子,手上、嘴上全是黑墨水。旁边的一碗红糖水,他却一口没喝,反而用粽子蘸着墨水给吃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由此就有这样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墨汁为什么会是甜的?原来,在陈望道的心里,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这是一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平静如水的表情下,一定澎湃着惊涛骇浪。宁静的分水塘,静水流深之际,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从此在这里掀起。

  俗语有云,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在分水塘村,再一次得到了诠注。分水塘村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大峰山下,四面环山,自古以来就是通衢要道,亦为金华到浦江的必经之地,一条山道南北可出,西通浦江桐庐,东达金华、兰溪,其位置之重要自不待言。分水塘村民自古崇尚文化。民国伊始,新学初兴,这里即办起了新式学堂,废弃四书五经,一批有文化的农家子弟毅然决然地走出山村闯荡。陈家因种蓼蓝加工靛青的工艺独到,逐渐累积财富,开明的父亲显然是颇具眼光的,自己深受无文化之苦,乃决心培养子女上学,因此陈望道兄弟三人均大学毕业。陈望道原名陈明融,他走上探寻真理之路后,遂改名为望道,表达了毕生追望大道的信念。分水塘村的史册上,从此镌刻上了一个闪光的名字,犹如黑夜里的一颗星星,照亮着赶路人。

  反复推敲,一气呵成,一个个不眠的日夜过去了,整整两个月,陈望道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典著作的翻译,他不是用笔在翻译,而是用心,一颗救国救民之心,一句“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唤醒了一批又一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为了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复兴,赴汤蹈火,前仆后继。陈望道将译本带到上海,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译本在“又新”印刷所中问世。随着译本的传播,其影响力日益深远。

  现今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保存着一本珍贵的文物——《共产党宣言》,这个文物是由一位共产党员的父亲藏在儿子的衣冠冢里保存下来。那位党员叫张人亚,是上海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在这危急关头,张人亚首先想到的是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1927年年底,许久没有回乡的张人亚,匆匆推开了宁波霞浦的家门。为了保护好这批党的珍贵资料,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几番忖度,终于想出了“衣冠冢”的“苦肉计”,对外编了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谎言。从那时起,老父亲一人孤守着重大的秘密,苦等着儿子回来,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人亚再也没回来了。他早已于1932年病故于由瑞金赴汀州的路上。后来,深明大义的张爵谦把儿子留下的珍贵资料交给了国家,其中那本《共产党宣言》,就是现存最早的中译本之一。父亲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终于帮助儿子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足以告慰其在天之灵。

  山东东营地区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刘雨辉演绎了又一个传播与珍藏《共产党宣言》的传奇。出生于刘集村一大户人家的刘雨辉冲破封建礼教,经常和志同道合的青年们在一起学习进步书刊,吸收新的文化与思想,她非常有幸得到了陈望道翻译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这也让她受益匪浅,她非常珍惜这本书,直至一字一句地抄写下来,带在身边随时拜读。其时,《共产党宣言》被反动当局列为重点查抄的禁书,她利用探亲的机会,在家乡传授新的思想,她的弟弟在其影响下,积极加入了共产党,由于白色恐怖,刘雨辉暴露了身份,被学校开除,两个弟弟也被捕入狱。为了自己心爱的《共产党宣言》不被敌人发现,她物色可靠者保管,当地刘集村村支部书记刘良才郑重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和他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传递火种,想方设法把《共产党宣言》保存下来。就这样,《共产党宣言》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了中国大地。

  这无疑是一次心灵洗礼之旅。都市的喧闹已被分水塘的宁静一点点地融化,我在村子的深处流连、徜徉,仿若闲庭信步,走进一帧一帧乡村静谧而生动的风景里,仿佛自己化身成为了一只婉转歌唱的小鸟,或者是一尾在溪流里的游鱼,干脆就是一朵飘荡在村庄上空的白云吧,在青山绿水间,自然与自我融为一体。目光所及,是花朵静静的绽放,是青草浅浅的呼吸,是村民悠闲的神态。曾经的腥风血雨烟消云散,动荡不安的日子,早已随流水一去不返,如此美好的光景,注释了分水塘今日的宁静。穿越历史的风风雨雨,始得岁月静好。

  返程时,我的脚步不由自主般又踱到了那一间柴房外,我看到阳光破窗而入,老屋满堂生辉,那个瘦削的身影在炽烈的阳光里,显得那么青春而伟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