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张维夏 张芹铭
【名片】
刘苏来,外科学博士。1985年出生于娄底市双峰县。现为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七科副主任医师,兼任该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曾获“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第十二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湘青年英才”等荣誉。
他创新性应用以免疫为基础的“三联治疗”,应用于根治性切除后高复发风险的肝癌(HCC);创新性提出腹腔镜复杂肝段荧光导航精准切除等技术流程,开创微创治疗HCC新时代;开发了持久的肿瘤体内成像荧光分子,推动HCC术中成像导航的发展;研发了有效的荧光诊疗探针,助力HCC的精准免疫治疗,降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故事】
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实验室内的医学生们正细心分析数据……10月31日上午9时,湖南省人民医院综合楼11楼,该院中心实验室里一片忙碌。实验室主任刘苏来刚从住院部查完房,忙不迭地赶回这里,指导团队成员开展科研。
在本就繁忙的医院,既做临床,还做科研,刘苏来已体验了7年。
前辈曾告诉他,在医院做科研,更多的是去钻研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中晚期肝癌,有的人对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治疗有效,有的人却无效,病情迅速恶化,危及生命。这种“不确定性”,是临床上比较头疼的事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巨大伤害。
“有没有可能,我们提前预判,是否可以对晚期肝癌病人的免疫治疗提前做疗效评估呢?”刘苏来决定向这个难题发起挑战。
翻文献、测数据、问前辈……只要不做手术和看门诊,他就扎在实验室里。观测与调控的过程,无疑辛苦甚至乏味,与之相伴的,是无数次推倒重来。当时国内外不乏同行在研究这个问题,但都没有太大突破。也曾有人劝刘苏来“算了”。
那时的刘苏来刚过而立之年,心里暗自憋了口气。
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地测试,逐渐拨开前路的迷雾。2022年,刘苏来终于首次发现一种非侵入性的预测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程度的工具,可能有助于肝癌精确的免疫治疗。
凭借该项研究,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如今,这项研究进展顺利,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从实验室真正落地到临床,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打磨,但至少,我们已经走在了前列。”刘苏来说。
这7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给了临床和实验。肝胆手术难度大、耗时久,但只要结束临床工作,他第一时间就想着回到实验室。在实验室走廊的登记册上,实验仪器的深夜使用记录格外多。
“研究是做不完的,只想推着它们尽快落地。”刘苏来说。
眼下,他又在努力攻克一个新难题。“过去切除肝胆部位的肿瘤,往往存在不精准的情况。切多切少,对病人都不好。”刘苏来介绍,目前国际上也有相关技术,但荧光显影部分通常比较表层,深层肿瘤显现困难,也很难识别病灶是否已发生转移。
再次迎难而上。刘苏来和他的团队想通过开发持久的肿瘤体内成像荧光分子,用于复杂HCC荧光导航精准切除,以及肝脏深部肿瘤、转移瘤成像切除等技术。“通俗地说,深入病灶部位的那道绿光‘指哪’,我们就‘打哪’。”刘苏来告诉记者,与同类型技术相比,他们想让这项技术在未来变得更具有穿透力、靶向更精准且更敏感。
“但这的确太难了!最头疼的就是一次次试验探针的精准性。因此,荧光显影特异性、靶向性、穿透力等,每个因素都要考虑。”他说,这就如训练打靶一样,想要“一击命中”,只有不断地反复出手,且精修角度。
刘苏来不记得和伙伴们已试验过多少次,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试验记录、手机相册里成片的实拍图片,正见证着改变在一点点发生。
“既做医生,还搞科研,不累吗?”这些年,很多人都曾这样问过刘苏来。
“做好科研,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临床医生。”他总会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