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德
近日,网传山东省邹平市焦桥镇孙庄村一干部在微信群中通知村民,接到满意度调查电话后,立即接听并回答“非常满意”的,凭借通话记录截图和通话录音,可以领取200元左右的奖品。10月29日,焦桥镇就此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责令该村立即整改,对相关负责人通报批评。
此事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网友的质疑。花钱买“满意”,这样的满意度调查可信吗?事实上,这种以物质奖励诱导好评的现象并非个案。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开展满意度调查时,采用发放礼品、现金奖励等方式换取好评。无论是提前预告“花钱买满意”,还是直接要求回答“满意”,都是一种工作虚浮的不正之风。满意度调查的本质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如果调查过程中存在诱导好评的情况,那么调查结果必定失去真实性和客观性。孙庄村的做法,显然已经背离了调查的初衷,无法真实反映公众的满意度。
花钱买“满意”的做法,不仅扭曲了民意调查的本意、损害了调查的公正性,也容易让公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误解。在公众眼中,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如果基层花钱为服务买好评,那么政府的公信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基层屡屡出现花钱买“满意”情况,关键并不在于基层干部采用了何种方式,而在于他们为何要这样做。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满意度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真实民意的忽视。他们把满意度调查当成了政绩考核的工具,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作用——了解民意、改进工作。
花钱买“满意”这一事件,还反映出一些地方在开展满意度调查时存在执行不力和监管缺失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只是批评和嘲笑,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让满意度调查回归其应有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