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韦珉坪 伍一帆
霜降已过,天气渐寒,中老年人不仅要添衣保暖防流感,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为环境温度下降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卒中:重在预防”。如何预防?“候鸟式”过冬是否可行呢?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夏健教授。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即供应大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的脑部疾病,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病因。脑卒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血性卒中,即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导致脑梗死;另一种是出血性卒中,即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脑出血。
夏健介绍,冬季环境温度下降,人体通过收缩外周和内脏动脉血管来减少机体散热,该机制极易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此外,寒冷环境中,老年人群容易出现血糖不稳定、血脂水平增加、房颤发生率增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脑卒中发病率。因此,在寒冷季节,学会有效预防脑卒中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脑卒中?“候鸟式”过冬可行吗
中老年人预防脑卒中应注意保暖,适当锻炼,防治感冒;清淡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还应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戒烟限酒,不吸烟的人群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按时监测血压,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按时监测血糖,血糖不稳定时及时到医院调整降糖药;定期至医院复查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最后,要保持一个愉快平稳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
近年来,许多中老年人采取“候鸟式”的过冬方式,冬天飞往温暖的海南、广东等地避寒,夏天又跑到北方的海滨或山林避暑。夏健认为,“候鸟式”过冬方式有利有弊。“南方冬天气候温暖,饮食清淡,有助于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慢性肺炎、哮喘等肺部疾病。但冬季南北温差大,数小时内跨越两个气候带,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从而引发脑卒中。有些高血压患者迁移至南方后,血压恢复正常便擅自停药,返回北方时血压可能又会突然升高;再加上长途奔波,旅途劳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因此而加重原有的基础病,这些都容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她建议,“候鸟式”过冬出发前,应进行全面体检,排查各种基础疾病,明确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是否正常,到达南方后应重新监测以上指标,必要时调整用药;到达南方后,以低盐清淡饮食为主,可多食用海产品,海产品可增加血管弹性;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锻炼;可选择火车出行,以便身体缓慢适应气候变化。
“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就医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牢记“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1”——看1张脸,观察脸部是否出现双脸不对称,口角歪斜的情况;“2”——查2只胳膊,伸直双臂并平行举起,观察是否有单侧无力、抬不起手的情况;“0”——0(聆)听语言,是否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甚至不会说话的情况。若突然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应怀疑是脑卒中,并立即拨打“120”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