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卓萌 通讯员 陈子墨)“煮豆浆,第一次冒泡是假沸,这时还要继续煮3至5分钟”“锄头挖地时注意前面不能站人,小心误伤同伴”……24日,在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丹溪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处处可见。
“共享农场”百蔬园里,常德市嘉树学校六年级学生正三两组合,拿着铲子挖红薯、凉薯;“共享厨房”内,一队学生正在研磨制作擂茶,另一队学生则在磨豆子、煮豆浆。指导老师在一旁不时提醒、纠正错误操作。
常德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课”成为各校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然而受场地、设备、师资等限制,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该市打造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常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多所学校“共享”劳动教育优质资源,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该中心位于常德市城郊丹洲乡,9月底启动运营,占地390余亩,每年可接纳10万人次开展劳动实践。“我们组建20多人的专业团队打磨课程,重融合、重探究、重收获,确保孩子们真流汗、真劳动、真体验。”中心负责人杨德笋说。当日举行的常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上,15所市直学校和丹溪营“共享农场”项目签约。
近年来,常德各地各校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打造了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县)2个、实验校12所、实践基地6个,建设市级劳动教育实验校15所、实践基地22个。中小学生可以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等场所参与劳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