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时事·观点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记习近平主席关心推动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新华社记者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中方愿同印尼总结成功经验,做好后续高质量运营,培育雅万高铁经济带。”10月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进行国事访问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谈时强调。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

  印尼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作为两国元首亲自关心推动的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从愿景到现实,这条通往美好生活的高速发展之路,寄托着沿线和地区人民对未来繁荣发展的向往与期待。

  2022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和印尼总统佐科在印尼巴厘岛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在万隆分会场,伴着一声鸣笛,一辆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车亮起车头大灯,缓缓驶出德卡鲁尔车站并逐渐加速前行。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通过网络直播画面,这一中印尼“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

  习近平主席一直十分关心雅万高铁的建设。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和佐科总统共同见证中印尼双方签署《关于开展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框架安排》。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向印尼总统佐科致贺信,祝贺雅万高铁项目动工,指出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中印尼务实合作的新纪录,将为两国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产能领域的合作树立新的标杆。

  2022年7月佐科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说,双方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结出更多硕果,“力争如期高质量建成雅万高铁”。

  2023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成都会见来华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佐科总统时再次强调,雅万高铁通车在即,双方要全力做好“最后一公里”建设,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为印尼发展注入加速度。

  2023年10月2日,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佐科总统表示,雅万高铁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雅万高铁所使用的技术、达到的速度等对印尼民众来说都是“崭新的”。

  “雅万高铁通车后,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40多分钟就能到达,我们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印度尼西亚铁路协会主席、交通部铁路总司前司长赫尔曼托说。

  雅万高铁所在的爪哇岛常住人口约1.5亿,占印尼人口的一半多,是印尼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令当地交通体系实现升级,能够大幅加速沿线人员流动、货物流通,铺就融合之路、开放之路、共富之路。

  据统计,雅万高铁建成运营后,客运服务、设备检修及相关配套产业延伸服务将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

  雅万高铁还将为沿线市民提供绿色出行方式。在西爪哇省前省长卡米勒看来,高铁开通后不仅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以可持续的方式惠及下一代。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自2018年6月全面开工,近2000个日日夜夜,打通13座隧道,架设56座桥梁,雅万高铁建设过程是中印尼两国建设者携手攻坚的历程。

  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火山、地震频发,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在元首外交引领下,雅万高铁建设高速高质推进。

  走进雅万高铁哈利姆站,室内设计采用印尼巴迪克传统蜡染、中国红等文化元素,中印尼文化巧妙融合、交相呼应,象征着中印尼友谊长存。

  雅万高铁,依托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主动适应印尼当地运行线路条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是中国高铁向世界展示的“新名片”。

  印尼交通部长布迪说,中国高铁的丰富经验是雅万高铁未来安全运营的保障,为今后加强爪哇岛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雅万高铁为印尼提供了技术飞跃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印尼本地配套产业链的发展。“有了高铁建设合作的范例,有了中国的先进经验,中印尼两国在航空、航运、电动汽车等交通领域都有广泛合作前景。”他说。

  今年是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务实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惠及社会民生,促进发展繁荣。2022年,两国元首共同开启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在17日的会谈中指出,中方愿继续同印尼在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相互支持,以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引领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为彼此发展振兴提供更大助力,为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繁荣注入不竭动力。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