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发耀星城
——记长沙市“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

  【开栏的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全省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坚持老有所为,持续发光发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银发力量,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重阳佳节将至,为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湖南日报开设“最美夕阳红”专栏,讲述“五老”故事。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通讯员 周安琪 黄新叶

  他们年逾古稀,却意气风发;他们早已退休,仍斗志昂扬。退休前,他们在各行各业拼搏奋斗;退休后,他们继续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一线发光发热。他们,是长沙市“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

  自2011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1216个志愿服务组织、6万余名志愿者,用余晖为星城涂上一抹耀眼的“夕阳红”。在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邓爹,您种菜的技术比我们还厉害咧!”10月13日下午2时,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竹安村的一处菜地,“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常务副队长邓学东指导当地农户种菜,周围村民聚拢过来学习。

  今年2月,“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在竹安村启动“竹安驿站”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老专家上门为农户提供产业指导和技术帮扶等服务。同时,引入投资、运营、消费等资源,帮助当地开发民宿、研学等项目,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的带动下,当地一批乡贤回乡投资,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搭建牵头产业运营的平台公司,统筹村内所有农业产业项目运营,有序启动了研学、民宿和非遗传承等项目建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星城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在望城区白箬铺镇淑一村,组织捐赠10万元建设“雷锋驿站”,打造小区“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在宁乡市巷子口镇双河村,争取资金20万元安装节能型太阳能路灯300多盏,方便村民日常出行……截至目前,“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共建立助力乡村振兴基地3个,筹集资金80余万元。

  与此同时,“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搭建时事政治宣讲、思想道德教育、公共事务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群众自治自理等五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深深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全方位、广视角、多领域助力乡村振兴。

  星城“五老”情系祖国未来

  “下一代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将承担起建设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刘耀杰介绍,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以来,始终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倾心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帮扶对象从单一的贫困青少年扩展至失亲失学失足、流动流浪留守等10类困境青少年,帮扶内容从单一物质帮扶拓展为全面帮扶,帮扶模式从“一对一”发展为“点对点”“团队式”“接力式”“阶段轮换式”帮扶。

  在浏阳市,73岁的“五老”黄义仁带头助学帮扶,发起设立70万元的个人教育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近百人次。同时,黄义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充实壮大基金会,鼓励乡贤设立个人教育基金,积极推动助学帮困事业,爱心助学活动在当地蔚然成风。

  在雨花区,65岁的“五老”孟繁英始终关注失足青少年成长。2008年,孟繁英注册成立长沙市首个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公益组织,此后,她奔走于高墙、学校、社区之间,挽救2000多名迷途少年。

  在望城区,63岁的“五老”谭荒芳身残志坚,持续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常年义务为当地留守儿童教授书法,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发愤图强。

  点点微光汇聚成火炬,为星城青少年照亮前行之路。12年来,“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2.51亿元,资助困难青少年达20.8万人。

  “我们只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好事。”刘耀杰表示,“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满腔的关爱,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