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梦重温

  汪家明

  在我的书橱里,有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几十幅外国绘画的印刷品:油画、水彩、素描……大小不等,显然是剪自陈旧的画报和书籍,有的是题材重大的创作,有的是小说的插图,颜色并不鲜艳,纸边已经发黄,然而,我一如几十年前那样珍爱着它们。

  几十年……是的,最少也是二十多年以前了。1967年至1972年,在中国文化最为艰难、萧条的六年里,少年的我却狂热爱上了绘画,并且在一无教师、二无课本的情况下,夜以继日、踌躇满志地进行学习和创作,所依赖的,只有一本描写苏联少年艺术家柯理亚·季米特利叶夫的纪实小说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或以物交换来的一幅幅绘画印刷品。我画速写,画素描,画水彩,从母亲那儿讨得一点钱买油画颜料、调色油、笔和油画纸(也自制油画布)画油画,但不管画什么,开始时都是临摹我手中的可怜的几幅印刷品,有的印刷品不止临了一遍。临的画用来送朋友或自己镶起来,挂墙上自赏。曾经挂在父亲房间里的一幅油画《金色的秋天》,就是我17岁时的摹品。在临摹的基础上,我求人制作了油画箱,开始外出写生,画中山公园的“三号房”(凡青岛画画儿的人都知道),画八大关、火车站、银杏林、法桐树……但画得最多的是海。海浪翻卷时那透明变动的暗影曾怎样使我迷恋啊!同样,临摹最多的一幅印刷品,是艾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

  就这样,凭着倾情自学,以这些印刷品为师,我终于在十八岁那年成为专业画家,画舞台布景,画《平原作战》,画《刘胡兰》……然而,繁重、枯燥的舞美工作扼杀了我的灵感和诗一般的激情,倒了胃口,加之一些别的原因,我对美术工作失去了兴趣,但并未对艺术失去兴趣。少年时代使我迷恋的一切,丝毫没有失去魅力,它们完整地保存在我的那些印刷品里。

  尽管如今轻而易举就可得到大量精美的印刷品,甚至有机会看到名画原作,但却不能取代这些陈旧的、褪色的印刷品。几十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们,经常翻看它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它们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再一次打开牛皮纸信封,一幅一幅地重温那些少年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