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中国”的衡阳实践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八秩年华再出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景。

(本版图片均由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务工作部提供)

湖南省紧急医学救援队(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紧密型合作单位辐射图。

高层次人才廖二元教授正在为青年医师讲解疑难病例。

  ■ 李 俊  匡宇娟

  衡阳,从来就是一座有情怀、有抱负的城市。

  以雁为名,这座矗立在历史高处的城市,以如飞的姿态,振翮在唐诗宋词里,展翅在健康中国中。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让健康中国惠及亿万国民,这是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基石之一。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南华附一,这家应国计民生而起的医院,走过80年峥嵘岁月,济世为民,在成就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破题着健康衡阳的考卷。

  八十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南华附一院长刘祖国,解读南华附一的创新与实践,领悟南华附一作为健康中国的推动者和践行者的通透与情怀。

  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最为有效的抓手是什么?

  以预防前置入题,

  提升“大健康”意识

  【院长思考】

  健康中国是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这个工程的基础是全民健康意识的树立,以此实现由疾病治疗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方向迈进。从社会经济学层面来看,就健康而言,医疗并不是最好的供给方式,最好的方式是预防。在中国,我们目前有许多疾病都已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民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还在增长。

  举例来说: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报告指出,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报告显示,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高血压2.45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农村CVD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这说明,我们在心脑血管等常见病、慢性病方面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侧面反映出全民健康素质还需要整体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健康素质教育还没有普及到的地方更要重点关注。

  目前,中国卫生事业已经进入一个由规模式增长的高速发展转向更聚焦于战略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健康中国”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事,它涉及各行各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做好这个事情,需要建立一个体系,我认为可以抓住三个重点,第一是预防前置,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这是社会经济成本最低而性价比最高的一件事情;第二是做基层,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夯实健康中国的基础;第三是做高峰,发挥高水平医院的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建设,解决疑难危重症的诊治问题,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这三点,首要就是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预防前置。

  【南华实践】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有关要求,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南华附一医院以心脑血管、呼吸、肿瘤等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抓手,开展义诊干预,普及健康知识,自2019年以来,共开展相关义诊活动67次,就诊民众1万余人,服务范围覆盖衡阳各个县市区,并辐射至株洲、娄底、邵阳、郴州、永州、湘西等地。

  2013年,医院成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10年来,在脑卒中筛查工作上砥砺耕行,共筛查高危人群10万余人,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提前干预,开设脑心健康管理门诊,全过程参与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上万患者因此获益。2017年,医院获批成为衡阳市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19年,因在卒中人群专业随访、筛查宣教、健康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国家卫健委授予2019年度脑心健康管理团队二等奖。2022年度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排名全国第17位,医院被授予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问: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是当下医疗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国家医疗政策在乡村的贯彻和施行更有难点,也有阻力。作为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发力方向在哪里?

  以资源盘活破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院长思考】

  如果把健康中国建设看作是一项筑塔的工程,那么医疗机构就是保证所有工程顺利进行的塔基,这个塔基不可能只立一根主梁,它需建设多个点位的梁柱才能支撑起全民健康的高塔。这个点位的选择就是医疗资源的布局,必须均衡,这个塔才稳。

  目前,全国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北、上、广等地,各省份的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居多,这对民众就医是不够便利的,对城市发展的其他功能也是有压力的。所以,支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非常重要,比如衡阳,如果在这里能解决湘南地区1600多万人口的就医问题,那么,很多病人就不会往上再去挤长沙,挤北上广。如果感冒都去三甲医院看,那么在医生有限的精力、时间里,那些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资源就会被挤兑。所以,政府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非常重要,首先要缩小区域差别。其次,是要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两个主要难点:一是缺乏高水平人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没有人手、没有把握,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缓慢;二是运行机制老旧,难以创新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想要突破固有模式,抛弃固有经验去进行新的尝试,要有魄力、有实力,还要有契机。

  基层不稳,就谈不上健康中国。为此,首先要解决基层卫生人才问题,这个问题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对医学教育的投入,是健康中国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其中包括生命科学家、医学工程师、药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等,而最庞大的队伍是临床医务人员。目前,国家很多资源都投在211、985等高校,但这些学校招收的医学生相对较少,且大部分输送给了大城市的顶尖医院。其他医疗机构主要的人才都来自南华大学这类招生规模大,每年为省内外输送大批医学人才的省属高校。比如湖南,地市级及县级医院有许多医生毕业于南华大学,这些学校的医学生,去到县级医院就是骨干人才。政府要大力支持地方医学院的建设。他们,对一个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地区高水平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以此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在区域龙头医院的带领下,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更丰富、区域布局更均衡。同时,还可通过医院管理输出、医疗技术帮扶、全科医生培养、运行机制调整等方式,在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造血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真正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华实践】

  2023年6月,南华附一与双峰县人民医院共建以“管理创新驱动学科发展”的新型紧密型医联体。派驻“1+4”管理团队常驻医联体单位,即1个特聘院长、4个院级领导,全面负责县医院医疗业务与运营管理工作。双方以同质化管理、同质化诊疗为目标,通过人才下沉方式实现医院管理模式输出,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提升双峰县人民医院的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双方确定了心内科、妇产科等首批7个驻点帮扶科室。双峰县人民医院每年派出不少于30人到南华附一进修、短期培训。8月,南华附一再次派遣肾内科、麻醉科、肿瘤科3 名专家入驻双峰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

  这是南华附一在推动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建设中的重要探索,也是践行区域医疗中心使命的重要举措,通过管理理念的输出全方位带动基层医院的发展。自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以来,双方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管理团队对重点科室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对症下药。组建了基础的卒中诊疗中心和胸痛中心;建立胸外科、肺结节MDT,促进医疗技术团队协同发展。开展30余项针对如冠心病、肺结节等县域内多发病、常见病的新技术。同时,通过建立医疗人才有序补充机制,制定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医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是业务指标良性增长。截至7月份,双峰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2022年同期增长17.27%;出院人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24.55%;手术台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5.02%,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由2022年的49.51%增加到2023年的71.58%。6月份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46%;7月份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23%。7月份手术528台,创下双峰最高纪录。

  问:全民健康体系的建立有三个重点,民众自己、基层卫生机构以及高水平医院,南华附一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又是如何推动健康中国战略?

  以学科建设承题,坚持可持续发展

  【院长思考】

  南华附一建院80周年了,一个有80年历史的医院,应该给社会一个交代,给行业提供一些经验。立足健康衡阳、健康湖南建设,我们不仅要做推动者和践行者,还要有自己的创新举措。我们探索医联体建设,进行管理模式输出就是一个尝试,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代表区域先进医疗水平,不但要承担医疗体系的建设,更要成为一个区域的医疗水平的引领者和医疗难题的解决者。要做到这一点,核心是学科建设,有高水平的学科,才会有高水平的医院。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我们在进行学科体系布局时需要将保障区域内百姓健康这一要素考虑进来,为健康衡阳、健康湖南建设做出自己的长远规划。一是秉承问题导向。除了建设传统优势学科以外,还要分析地区疾病谱,尤其要注重患者跨区域流动多的学科与病种,瞄准国际国内最高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做到行业高峰,切实引导患者区域内就诊,减少患者跨区域流动。二是要聚焦前沿。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医院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医学发展主流和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创新研究及成果转化。

  当然,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布局、学科规划,还有人才队伍、科学研究、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例,由于地域限制,非省会城市的高校附属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并不占优势,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基于从业的环境、平台、职业前景,城市的发展水平、医疗、教育、交通便利性等多因素考量,内陆地区非核心城市附属医院往往不是他们的优选项。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多下功夫,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优化成长生态环境,帮助人才实现个人抱负与社会价值。

  【南华实践】

  在探索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南华附一大力推行“人才强院”战略,打破固有思维,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方面做了大量机制体制创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目前,已汇聚了一支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首席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为领军人物,博士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医院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吸引人才。一是刚柔并举。“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创新性柔性引进特聘主任、双聘教授,筑建学术高峰,引领学科发展。近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二是引育并重。2020年以来,已引育博士104人;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与各大高校、医院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高水平青年博士后7人;培养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项目如“芙蓉学者”项目,入选人才近30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留住人才。一是提供人才成才平台,医院不断提高学科平台建设能力和水平,打造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内科等4个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及培育项目以及3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建设项目;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新建设标准化科研场地5000平方米,拥有眼部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疾病等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以及8个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医院积极布局医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工程学等交叉融合,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获批成立“湖南省肝癌早诊早治工程研究中心”“心脏疾病多组学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条件,为留住人才奠定平台基础。二是强化人才服务与激励。设立人才联系台账,做好人才“管家”,积极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消除人才后顾之忧;提高人才激励待遇,探索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重视科研成效,科研贡献值与奖励挂钩;对博士人才拓宽职务、职称晋升平台。

  用好人才。一是科学构建人才评价体系。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在2023年医院临床医技学科管理团队选聘中,建立了以医院“十四五”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数据化目标考核体系,以“干成事”为评价标准,促使学科管理团队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高度统一。二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医院创新性运用“揭榜挂帅”机制选拔临床医技学科管理团队,三年一聘,一年一考核,打破资历围墙与职务保护惯例,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愿干事”、“能干事”为选拔基本准则,让人尽其才,人展其才蔚然成风。在此次选聘工作中,有102名技术骨干走上管理岗位。改革后,管理团队中博士60人,平均年龄由50岁降至44岁,管理队伍进一步年轻化、高学历化,管理潜能有效激发。2023年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来衡调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医院运用“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以“揭榜挂帅、竞争上岗”模式选聘临床科主任等管理创新经验,被国家卫健委纳入《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