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慈母之心温暖每一位学生

  9月开学季,绥宁县第一中学今年已毕业、教师陈喜清担任班主任的高511班,全班有43名学生相继走进心仪的大学校园,踏上人生新征程。

  正是陈喜清的倾情付出、默默托举,这个曾经的“杂烩班”,才最终成功逆袭,成就精彩。

  2021年9月,陈喜清开始担任高511班班主任时,面对班上情况,不由眉头紧皱:学生结构复杂,体育专业生10人,美术、长笛专业生各1人,日语生15人;更有“特殊学生”扎堆。

  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陈喜清果断地选择了前者,她决心以慈母之心温暖每一位学生,用爱的力量感化每一名学生,托起他们展翅高飞。

  针对“特殊学生”,陈喜清持之以恒用爱“敲”开他们紧闭的心扉。杨同学患有抑郁症,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上课也不听讲,但志向远大。陈喜清经常耐心和她聊天,并与科任老师沟通,允许她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同时,不断与家长联系,共同构建家校共育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到高中毕业时,杨同学性格开朗了不少,并且考上一本大学。

  针对活跃学生,陈喜清别出心裁用爱守护。班里的10名体育专业生身体素质好,专业成绩好,精力充沛,但文化成绩很差,且纪律性不强,逮着机会就不愿上课。陈喜清琢磨出“限时盯人”战术,体育训练时间和自习时间,不定时到现场清点,一有空余时间就联系文化课老师帮他们无偿补课,盯紧他们的文化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10名体育专业生有8人考上一本大学。

  两年来,爱如涓涓细流,流过700来个日日夜夜。陈喜清几乎每天早上6时10分赶到学校,晚上10时40分才离开。她还给每名学生过生日,让进步大的学生享受班主任家宴,让家委会给优秀学生颁奖……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硬是让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也都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我始终坚信,爱心浇灌,花自盛开。”陈喜清说。(侯 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