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首要任务。湖南应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开放平台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创新资源富集、综合成本“洼地”等五大优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侯喜保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突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为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明确了方向和重点任务。全省上下须以此为指引,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湖南贡献。
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奋力打造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湖南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的独特地位,提出湖南“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战略定位,深刻阐明了湖南在全国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和价值方位。近年来,湖南一方面加快推进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多通道、快速化联通和省会长沙与省内各市州的多方式、便捷化联通。目前,全省高铁总里程居全国第四,航道通航总里程居全国第三,普通国省干线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十位。另一方面加快推进跨区域交流合作。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创新合作不断深入。依托“沪洽周”等,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湖北、江西深化“共抓生态保护,建设中国绿心”等9大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怀化至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
总体来看,湖南依托“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发挥“居中顶托”的经济通道作用和桥梁纽带功能还不充分。比如:全省水路运输量占比约8%,低于全国16.4%的平均水平;全省80个货运枢纽中,能开展多式联运的仅19个。接下来,湖南应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畅通循环,加快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重点建设岳阳-粤港澳大湾区的京广铁水联运通道,大力建设怀化至北部湾、老挝(万象)通道,将湖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切实找准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定位,以建设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发展的“战略要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发展的“坚实底盘”、内陆高水平开放的“前沿阵地”为目标,积极增创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特色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充分发挥开放平台集聚优势,奋力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格局
以开放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开放平台功能种类较齐全,数量在中西部地区居于前列。外贸进出口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2022年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到7058.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和对外实际投资额分别居中部第一和第二位。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国家级开放平台永久落户湖南的机遇,加快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对非贸易新模式。湖南自贸区探索形成了特色制度创新成果47项,其中全国首创达23项。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外贸依存度等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以制度型开放推进更高水平开放。重点推动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中非经贸博览会创新发展,积极对接中非合作“九项工程”,推进中非跨境人民币等“六大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各类平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多维国家战略叠加溢出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突出东盟、欧盟、非盟等重点区域,深入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深入开拓RCEP成员国、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奋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近年来,湖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阔步迈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2022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十强省第一。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湖南4个集群入选,集群总数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和广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分别排名全国第六、第八。
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当前湖南产业发展仍存在重点产业链条上下游整合能力不强、产业链“两头在外”特征较为明显等问题。要紧紧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主攻方向,聚焦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持续推动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发展,巩固延伸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构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奋力打造创新型省份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由产业全球扩张进入到研发全球扩张的新阶段,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只有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才能吸引和聚集创新优质资源,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
对比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湖南当前仍面临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零部件对国外依赖程度高、与新型产业链对接的高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以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高能级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高品质创新生态为目标,紧盯产业先进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产业化两个重点,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大力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湘江科学城、“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和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撑。
充分发挥综合成本“洼地”优势,奋力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水深则鱼悦,城暖则贾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湖南瞄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打出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湖南排全国第7位,长沙市在各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排名第6位,湖南和长沙的位次均居中西部第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写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向全国推广。2022年,湖南综合成本“洼地”优势凸显,企业主体数量增长26.7%,增幅居中部省份第一位。
也应该看到,当前全省不同地区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仍有落差。湖南作为中部省份,要聚焦激发创新活力和维护公平竞争,瞄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不断优化“投资湖南、办事不难”的营商环境品牌,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对各类市场主体“一碗水端平”,按法律法规办事、在阳光下办事,保持政策连续性,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发展环境,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