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长沙使命 实干作答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起兮大风扬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浏阳作为

浏阳城区鸟瞰图。

(浏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智汇潇湘 才聚浏阳”浏阳市2023年重点企业中高端人才深圳招聘会。

(浏阳市委组织部供图)

浏阳在长沙率先启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廖 冰 摄

大瑶镇中心卫生院是浏阳一所集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该院的疼痛康复科是浏阳市重点特色专科。(大瑶镇人民政府供图)

  谭 登  王 文

  浏阳河畔,改革策源。“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改革,不浏阳”“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大风起兮,催化发展动能无限;“浏阳经验”“浏阳模式”“浏阳样本”……改革创新,抓铁有痕,酿就149万人民幸福生活。

  改革与发展,是浏阳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依靠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依靠改革激发产业崛起,不断创新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立足发展检验改革成效,并在发展进程中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步步攻坚趟出“深水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深植改革基因,在敢改革中谋奋进,在大奋进中促改革,这就是浏阳何以“能”、何以“行”的辩证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市30年以来,浏阳解放思想、开放发展,敲响了全省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的第一锣,开创了全省“国道县修”的先河。通过一次次的思想“破冰”,引领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突围”。

  去年,浏阳完成67项改革要点任务,今年又明确54项重点改革任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5个国家级试点乘胜推进。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强调,要以政治导向强化改革自觉,扛起“无改革、不浏阳”的使命担当,聚焦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园区管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以“改革之为”更好服务“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

  “土改”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生金”

  驱车前往浏阳永安镇西湖潭村,这里一片350亩村集体荒山上,崛起一个尚东产业小镇,建成标准化厂房21.7万平方米,100多个汽车零部件、智能新材料家具等企业入驻,家居建材、智能制造、包装新材3大产业快速发展。

  尚东产业小镇是湖南首个集体土地入市建起的产业小镇。巨变始于浏阳2017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何入市?浏阳遵循“同权同价、同等入市”原则,探索就地入市、调整入市等途径。哪些土地可以入市?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规划确定为工业、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土地,才能入市。

  为解决农村土地“不能用”问题,浏阳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8项制度,推动试点制度化、规范化。2019年以来,创新实施“市镇同步、镇村一体”规划编制模式,同步推进市、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将规划管理延伸至农村,为农村土地利用定好盘子、理清路子。

  为解决指标数量少、权属认定难,浏阳累计拆除“一户多宅”2万余宗,申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7个批次、面积2.32万亩,为土地入市提供了资源储备。并累计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3000余本。

  尤其为推进调整入市,创新实施“建设权证”管理办法,将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复垦复绿后,由政府平台公司统一收购,为产生的用地指标发放“建设权证”,进一步提高供地质量。以尚东产业小镇一期项目而言,平台公司以980万元购买村集体复垦产生的354亩“建设权证”,调整为建设用地,土地作价3800万元入股开发公司进行入市,西湖潭村占项目股权10%,所得收益村民占70%、村集体占30%,且股金每5年递增5%,为村集体带来85万元/年可持续性收入,农民年均获得5600元/亩股份分红。

  不仅在西湖潭村,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新了产业项目供地模式。浏阳沿溪镇是长沙重点发展的“蔬果之乡”,浏阳市积极盘活沿溪镇原属天鸿花炮厂闲置土地,推动22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长沙市三知农村电商产业项目,2022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

  浏阳初步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基本建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着力解决产业项目“用地难”“用地贵”问题,为乡村振兴富民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集体土地入市471宗、面积10034亩、成交价款16.6亿多元,村集体和村民获收益5.17亿元,惠及集体经济组织190个、农民70多万人。

  “医改”布阵  超级乡镇医院“虹吸”湘赣边

  浏阳正在发生一种现象:一批“超级乡镇医院”云集,吸引了大量来自长沙和江西铜鼓、万载、宜春、萍乡等地的患者。外地患者涌进浏阳各类医院求医问药的繁忙景象,令人称奇。

  再看一组数据:当大部分医院苦于无法留住本地患者时,浏阳市域内就诊率竟保持96%以上;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全省同类县级医院榜首;集里、社港、北盛、大瑶4家乡镇卫生院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排行榜100强,集里、社港卫生院包揽前2名;市中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同类医院罕见。

  “超级”医院不是一日炼成的,得益于浏阳基层医改的绩效改革、培育特色专科、分级诊疗制度“三把刷子”。

  留住患者的前提是留住好医生,而留住好医生必须有激励机制。浏阳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突破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控水平,医院拿出不少于60%的医疗服务收入,用于增发医护人员的绩效。每家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案,由医院自主决定,向临床一线倾斜。对高层次人才或医院急需的紧缺型人才单列申报绩效工资,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薪酬方式。因此,浏阳的医院里,工资最高的不是院长,而是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专家,有的医生收入甚至是院长的五六倍。

  绩效改革解决了医生愿不愿干的问题,特色专科则是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2018年,浏阳市卫健局评出全市医院21个特色专科,其中8个在乡镇医院。集里医院的神经内科、眼科、疼痛科闻名全省,建有国家级防卒中中心,是全国乡镇医院中唯一能做开颅手术的医院。

  社港医院依托骨伤专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年门诊量超过30万人次,社港镇顺势打造了以“正骨医药小镇”为品牌的特色产业小镇。此外,枨冲镇卫生院的甲亢专科,大瑶镇中心卫生院的疼痛康复科,葛家镇卫生院的皮肤科,沙市镇卫生院的蛇咬伤专科……医院之间差异化、专业化深耕,“群星璀璨”,吸引患者纷至沓来。

  引导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也是一大特色。2023年全市共建设多形式医联体100个,对口支援边远山区卫生院,输出管理团队、人员驻点、设施设备等,精准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患者选择就近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基层诊疗量占比达74%以上,基层手术台次占比55%,分级诊疗格局在浏阳基本形成。

  立足湘赣边建设跨区域医联体,与江西铜鼓、上栗、湘东区、芦溪县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湘赣边孕产大保健、儿童大保健、烧伤整形外科、眼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等跨区域专科联盟或医联体。浏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市中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建设70余个服务网点,辐射湘赣边县市(区),跨区域共享医疗资源,今年以来通过平台会诊总量14万人次。健康浏阳,人民福祉。

  “事改”便民 智慧政务城乡暖心百万家

  浏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大力推进“走解优”行动,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全市经营主体总量16万户,净增1.38万户;企业总量4万户,净增0.4万户。

  行政审批是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办事是否方便快捷,关乎企业群众对于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今年,浏阳投入近3000万元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进行提质改造,原来183个窗口被整合为8类综合窗,全市1613项业务被纳入“一窗综办”,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窗口整合调整的背后,是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通过推行“前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前窗统一出件”模式,实现了一个窗口办所有事,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时间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全面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企业就能“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花工夫办审批”。

  7月16日,英氏婴童营养与健康科学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在浏阳经开区举行开工仪式,距离该项目签约仅5个多月。就在3个月前,浏阳经开区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只用2天时间就为该项目办好“三证一图”审批,相比以往节约了8个工作日。这得益于浏阳经开区推出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集中64项行政审批事项,一枚印章办理审批业务,审批(服务)章从17枚到1枚“瘦身”,15项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期限缩短,整体审批(服务)提速23%。

  永安镇设立了长沙首个乡镇行政审批综合受理专窗,分散的“小窗口”升级为“全能综窗”,各站办所26项行政许可事项在一个窗口集中办理、统一出件。

  浏阳持续推进放权赋能,对2015年来历次赋权乡镇(街道)和园区事项进行调整,赋予乡镇(街道)617项、调整155项、授权派驻机构办理51项,其中一般乡镇权限39项,永安、大瑶、镇头等涉园区乡镇分别为536项、467项、49项;赋予经开区权限152项、调整95项。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浏阳着力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今年8月,率先启用长沙地区首家“湘易办”线下体验中心,让办事群众体验到“一机在手、一键登录、一网通办、一次办好 ”的便利。在市民之家启动“智慧政务”项目建设,数据互通共享,打造“综窗”受理系统等100余项智慧政务应用场景,建设具有浏阳特色的智慧政务体系。

  优化政务审批,不能只求速度,还要有温度。浏阳积极对接企业群众需求,持续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定期邀请市直单位负责人入驻市民之家政务大厅,“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局长“进大厅”、干部“走流程”、我来“讲流程”、群众“找茬子”,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人改”向心 10万“新浏阳人”幸福奔腾

  目前浏阳人才总量22万余人,海内外专家、留学归国人员等来自浏阳以外的占比6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新浏阳人”达1万余人,主要产业中“新浏阳人”超过10万人。

  在各地上演“抢人大战”背景下,浏阳作为中部地区一个县级市,为何如此备受人才青睐?

  浏阳历来重视引才留才,近年来,投入人才工作经费8.86亿元,从人才引进与培育、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支撑等方面,构建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去年以来,出台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重点实施产业项目人才集聚工程、职业技能人才提升工程、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育工程、民生服务人才提优工程、人才服务“浏心工程”等五大工程,不断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提质人才发展生态,人才高地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更多“千里马”在浏阳大地竞相奔腾。

  受系列人才政策吸引,2019年1月,吉林大学博士生贺云鹏从2400公里外的长春来到长沙,选择到浏阳乡镇工作。“浏阳是一座开放包容富有魅力的城市,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坚定了我到基层锻炼的决心。”贺云鹏说。他先后在北盛镇、大围山镇工作,现任大围山镇党委书记,主导推进椒花水库拆迁、乡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带领单位获“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湖南省文明镇”等10余项荣誉。

  今年9月16日,在深圳福田区,来自浏阳的蓝思科技、蓝思智能、盐津铺子、盈准科技等13家重点企业携500余个岗位开展引才活动。招聘需求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多产业,最高年薪达到100万元。

  浏阳招贤引才走“诚意路线”,结合重点企业需求,多次到省内外开展专场招聘。每逢春招和秋招,市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杭州重点高校招聘招考。益阳姑娘胡建红从珠海电子厂的普工,被聘用担任蓝思科技湖南分公司招聘专干,再成长为人资绩效高级主管,人生蝶变。如今,胡建红夫妇在园区有房有车,孩子也在园区上学,日子红火。

  像贺云鹏、胡建红这样的人才数不胜数。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戴伟平介绍,去年外地来浏就业人员为10.8万人。其中湘籍约一半,大部分在民企工作或自主创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烟花和商贸业成为人才流入最多的行业。

  接下来,浏阳将以长沙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契机,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提升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着力形成科技人才“顶天立地”、技能人才“脚踏实地”、青年人才“铺天盖地”、乡村人才“倾情大地”的生动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