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掇时光,希冀未来

  穿越金秋田野 120cm×80cm 朱国举

  宋明明

  李自健美术馆的工作团队是一群激情昂扬的年轻人,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精神奕奕地奔忙于展馆的各个角落,其中就包括李自健先生的特别助理朱国举,他也是李自健美术馆展览部副部长。我每次去李自健美术馆参观或学习多有请教他的地方,一来二往,也逐渐了解到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位对绘画艺术有着炙热追求的文艺工作者,正如他的作品《穿越金秋田野》洋溢的满屏炽烈。

  初见《穿越金秋田野》这件作品并没有觉出其奇妙之处,是较为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高度贴合了乡村振兴的主题。经过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件作品别藏深意,是作者以自己的家乡澧县城头山为原型创作的。众所周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作品中,国举没有选择城头山遗址作为创作主题,而是选取自己儿时熟悉的场景,将现实场景与超现实的想象进行融合,现实的是秋日金灿灿的稻田,超现实的是从田野中穿驰而过的高铁,以及远处的高架桥……现实场景的构思来自儿时的记忆和当下的考察,超现实的想象则是基于对澧县未来发展规划的了解。从中也可以见出国举对家乡浓厚的情感和深切的关怀。

  严谨的透视关系下,近景、中景是一片开阔无边的稻田,中景又缀以阑珊树木,远景细致地描绘了青黄相接的远山,以及坐落在山脚下于斑斓树影中似隐若现的村庄。一列穿行而过的高铁,以及高铁轨道巧妙地将近景、中景、远景串联,同时也铸就了一种对角线构图的效果,将画面的庸常打破,又将画面引向纵深,将人们的视线和思绪牵引至远方,远方则寄寓着未知和未来。近景的大刀阔斧与远景的细腻描绘形成强烈的反差,一松一紧的描绘之间形成了画面的节奏。

  在色彩上,国举以金色进行了大面积的描绘:金色的稻田、金色的树丛、金色的远山以及画面流溢而出的金灿灿的阳光等等。金色又非单一的金色,而是根据物象关系、远近关系、明暗关系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为不同明度的金,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大面积的金色也交代出作者所描绘的季节:丰收的秋天。之所以描绘这种丰收,一是源自深刻在作者脑海的儿时的乡村生活体验,二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表达对家国五谷丰登、祥和太平的祝福。

  “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三四岁时的记忆。当时跟着我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起去收割稻谷,正好是接近黄昏的时候,炽烈的秋阳照射下,那片金色的稻田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我也一直在思考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对那一场景进行表达……”国举的话道出了他创作《穿越金秋田野》的初衷,也正是其情感牵系之所在。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国举对家乡的情感,才有了画面的笔触生动,金色的稻田、旖旎的村庄也激荡起无数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观众的共鸣,我也是共鸣者之一。

  “小时候,我家乡交通不便,要经历长途跋涉才能到常德市,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得天没亮就挑着担儿往市里赶,去赶集或卖菜果。现在交通便利了很多,生活、信息传达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就想把记忆与现实和未来相融合……”国举以高铁牵引出高架桥、5G信号塔等象征着新时代乡村发展与振兴的元素。这些元素是构建在记忆之上的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创想,更是作者对于家乡未来振兴与发展的希冀和祝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