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倩 杨大黎 成雨景
300项——这是长沙雨花经开区比亚迪纯电动客车拥有的专利数量。这个全球首款一级踏步低地板纯电动公交,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席卷海外市场。
500T——这是雨花经开区企业申亿精密螺栓专用力学试验机的最大拉力,拿下“全省首台”“全省唯一”等荣誉,可用于大规格螺栓全套力学性能测试。
1500MPa——这是雨花经开区企业晓光模具研发的“超高强度钢智能梯级热成型”技术已突破的最高抗拉强度,打破了长期被国外垄断的间接热成型技术,成为全球第二、国内唯一攻克智能梯级热成型技术的公司。
……
长沙雨花经开区,创新潮正涌。优秀人才扎根雨花,产业动能强劲迸发,科技研发强大力量在这片热土不断萌动、结出硕果:2022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52亿元,提前3年实现首个“千亿”目标。今年1-7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3.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5%。
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雨花经开区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作示范,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家底
——助力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雨花经开力量在哪里?
长沙提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并非一时之念,而是长期累积、酝酿培育的结果。长沙既有创新的基因,也有创新的环境;既有比较优势,更有独特优势。
雨花经开区也有着自身独特气质。
——看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
雨花经开区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核心承载园区,也是湖南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长沙市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
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以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为特色产业,雨花经开区先后出台“1+N”政策,囊括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工业地产管理办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的支持管理办法等,在企业创业孵化、人才集聚培养、金融体系支撑、科技创新升级等方面研究政策和完善政策。
——看科研人才引领力。
人才是科技研发的第一资源。制造业人才,尤其是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直接决定产业、产品的品质。高层次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雨花经开区人才梯队层次明晰,且集中在智能制造、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培养制造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径。雨花经开区与晓光工匠学院联手打造长沙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基地与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11家“一主一特”特色产业链企业、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等11家院校签署“终身职业教育生态联盟”,助推协同育人工作精细化和成果导向化,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
——看研发主体创新力。
雨花经开区这座年轻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以年均3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6家,数量居长沙市省级园区首位,其中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小巨人企业33家。
雁阵式科创企业梯队在这里初步形成。如2022年,园区重点企业中轻长泰入选全国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国家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可孚医疗获国家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长步道、长泰机器人获批第四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看创新平台支撑力。
科技创新平台是园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优化创新平台的布局,提升创新平台的“能级”,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能至关重要。
雨花经开区集聚了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大族激光研究院、中机申亿检测中心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0个。
一个个创新的平台、开放的平台、协同的平台,有助于集聚资源、释放潜力。如中机申亿检测中心承担建设的长沙市机械基础零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是从研到产的“中间站”和紧密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重要桥梁,将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检测、研发与标准化支持。
此外,雨花经开区涌现新的企业、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以及传统产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等不断转型升级,这样的产业变革更是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载体
——发挥雨花经开区独特优势,聚力创新研发平台引育
围绕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部署,雨花经开区定位清晰、路径明晰,将搭建创新平台载体作为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举措,超前谋划、积极筹备,重点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研究院、厦门大学长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载体平台进驻,积极承接举办各类创新设计重大赛事。
——这有着对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深刻领会。
一个研究院是企业的“瞭望塔”,既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也包括战略性前沿性研究。有没有核心技术,关乎企业市场地位,关乎企业核心竞争;有没有前沿性研究,考验着区域有没有战略眼光和抢抓机遇意识。同时,拥有一家研究院,可用于技术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开发、研发自己的产品。
以此次引进的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研究院为例。这是雨花经开区主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动实践之一。
经前期赴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市科技局计划与香港城市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在雨花经开区设立香港城市大学创新研究院,同时设立一个博士点。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研究院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知识转移等方面,与长沙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为实现两地创新要素与创新人才的有机融合提供发展平台。
——这也利于发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优势。
年轻人最具创新活力。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城市的未来。“买得起房子,养得好孩子”。这是长沙给年轻人最温暖的礼遇。
创办于2019年的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之一。每年都有200余所高校、近千支队伍参赛。借助该赛事,省教育厅、市委组织部、雨花经开区牵头实施本次大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座谈会与“高校学子长沙行”体验交流活动。
这样的赛事和交流,无疑是一封封“邀请函”。它告诉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子,热情的长沙欢迎他们,充满活力的雨花经开区期待他们。其无论是对招揽人才,还是推进校企合作,都有重要意义。
——这更是雨花经开区发挥产业协同、区域协作的具体举措。
此前,国家发改委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成立了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重点在储能安全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储能电站及其安全经济运行3个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园区企业湖南创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平台共建单位之一,将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实验室和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长沙基地。其聚焦“面向中、长时存储的热/热化学储能材料、器件与装备”中的“器件与装备”这一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作为“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之首,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于2022年突破1000亿元,拥有链上企业150家,形成了“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制造与组装—储能电池终端应用—回收再利用”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
该中心实验室及基地成立后,雨花经开区将立足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基础,为全国储能器件的智能制造与储能智能装备提供技术支持。
落实
——抓落地、抓主体、抓服务,完善科技研发生态体系
路径已明,首要之义是抓落实。
——抓落实,就要抓好落地。
从6月份以来,园区上下围绕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进行自我梳理、调查研究。雨花经开区有什么,差异化发力的重点在哪里,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园区班子成员南下北上,前往北上广深等城市取经;分组调研,用脚步丈量园区;听取企业、员工意见,推出“组合拳”举措。
雨花经开区组建专班,全程服务平台引进项目。“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强烈的效率意识根植于雨花经开人心头。实情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调度、问题在一线解决,迅速推动项目落地。
——抓落实,要抓好创新主体。
企业与人才是研发创新的重要主体。对企业,雨花经开区聚焦企业提量级、产业提层级、平台提能级,鼓励现有企业、平台联合高校院所、高端智库、研发机构等,开展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短板技术攻关。
尤其是科技成果孵化及转化,雨花经开区已经不是等成果出来之后,再寻找资金来转化,而是通过前瞻性布局,更早地介入到创新前端环节。其成立的长株潭科创基金,便是主要面向长株潭区域内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项目进行投资。
对人才,雨花经开区锚定“科技人才强基工程”,“引进来”“育出来”两条腿走路。对于高精尖人才,雨花经开区积极对接各级人才政策,搭建引进人才与重点企业服务对接机制。同时,着力发挥校友、湘商作用,优化校友、湘商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支持举措。
“育出来”是指雨花经开区进一步发挥晓光工匠学院、比亚迪三大研究院等“人才孵化器”作用,争取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人才。雨花经开区树立鲜明的人才导向,对于评选出来的雨花经开“科技带头人”“优秀企业家”“雨花工匠”等,加大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等服务配套力度,把不折不扣兑现各项人才政策作为引育人才的“金招牌”。
——抓落实,要抓好营商环境。
“把优化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路径!”这是雨花经开区主要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多个会议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服务无止境,保障无边界。雨花经开区推出“集成式”服务,从招商落地到企业成长推出系列企业服务大礼包,全面压缩项目审批时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个工作日可完成审批。
对企业关注的融资成本问题,雨花经开区创新“小步快跑”融资对接模式,采取举办小规模、多频次的对接活动助企融资。今年来已举办“金融赋能 科创兴企”等7场金融沙龙活动,服务园区企业近400家,授信超27亿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去年,雨花经开区创新推出“政策快车”企业服务APP,为400家企业精准匹配全年申报规划。2022年,企业获得各类政策扶植超10亿元。
雨花经开区营商环境究竟如何?企业用“投资”来“投票”。
今年6月,雨花区7家企业扩能升级项目集中签约,82亿元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能量。其中,就有不少是扎根在雨花经开区10年以上的企业。
如可孚医疗是雨花本土成长、本土培育的上市企业,前期已投入12亿元在园区打造总部基地,此次继续投资3.6亿元,建设人工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是依托龙头企业比亚迪开展产业链招商的代表性项目,总投资3.8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配套基地。
一片热爱创新、鼓励科研的区域,必然是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区域。
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区域,必将带来产业腾飞、动能提级的未来。
插上科技研发之翼,雨花经开区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御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