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周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8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夹山漫笔

  位于夹山古寺前坪广场的石碑牌坊。 宋建华 摄

  绿树掩映中的夹山闯王陵殿第一道大门。 宋建华 摄

  宋建民 

  从石门县城沿着澧水河往东,再往南约行8公里,便到了环翠挹秀的夹山。

  夹山东西双峰对峙,双峰一凸一凹的山势如同夹子,据说这就是“夹山”之所以得名了。但夹山闻名遐迩不是因为山势的奇特,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寺和一座不同寻常的古陵。据史料记载,夹山寺始建于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致使夹山寺出现重大机缘的,是明末清初时,这里来了一位名叫奉天玉的高僧。这个高僧后来才被人发现,他就是号称大顺帝的李自成,也称李闯王。正是因为李自成冠以高僧的法号来到这里,后又在此圆寂并建陵墓,夹山寺便开启了一个全盛的时期。

  夹山的四周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寺藏于深山溪涧且人文昌盛,古陵幽静大气且底蕴深厚。一座古寺,一座古陵,让夹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为探求这里的神秘之感,初秋,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夹山。

  刚步入夹山古寺前坪广场,就可以看见坐落在广场前面偌大的碧岩湖。天空万里无云,一轮朝日从空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湖水清澈透底,湖面波光粼粼,为夹山平添了深远幽静的氛围。广场正中央耸立着高大的石碑牌坊,牌坊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上联是“寺古追唐宋”,下联是 “林隐藏帝君”。从这副对联中,可以感悟出古寺的年代久远,也品读出了夹山林荫深处不同寻常的历史风云。此时此刻的夹山显得十分静谧,只有偶尔从古寺深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木头撞击古钟的声音。在深山谷中,这钟声似有若无,更衬托出山中的幽静。广场西边是一座小山,半山腰坐落着规模宏大的闯王陵殿。由广场通往闯王陵殿,是一条用仿古青石板砌成的宽阔的阶梯。我们沐浴着初秋的阳光,迎着和煦的微风,沿着青石板拾级而上。

  行走在这条古香古色的青石阶梯上,我们仿佛在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到了明代末年那个不同寻常的岁月。明末的陕北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兵荒马乱。1629年李自成随高迎祥在陕北揭竿而起,南征北战,屡建战功。1640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大军进入河南,又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将才谋士收归麾下,使起义大军如虎添翼,并打出了“均田免赋”顺应民意的旗帜。各地广大民众遥相呼应,“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响彻四方。起义大军所到之处,深受民众的拥护和欢迎,而官兵却吓得闻风丧胆。当时的起义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克襄阳、下湖广、破潼关、夺西安、渡黄河、战太原、打大同,最后直捣明朝老巢北京,逼得崇祯皇帝煤山自尽。1644年3月19日,是38岁李自成的高光时刻。他头戴斗笠、身披缥衣、乘坐乌驳马,率领起义大军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城,受到当地民众夹道欢迎……行走在古朴的青石板阶梯上,仰望着气势恢宏的闯王陵殿,我的眼前像走马灯似的浮现李自成率领起义大军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历史画面。那时的李自成可谓雄姿英发,踌躇满志。 

  一会儿,我们便登上了闯王陵殿的前坪。此刻的闯王陵殿十分幽静,只有山谷树林中传来的阵阵窸窸窣窣微风的声音。步入大厅,便可见正前方有一座李自成端坐的全身塑像,塑像上的李自成已脱下了戎装,其模样是一个僧人打扮,完全没有了当年驰骋风云的气概。只见他胸前悬挂着一串佛珠,右手拿着一本翻开的经书,面部神色十分凝重,眼睛里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光芒,似乎是在凝神思考。是的,在这幽静的古寺中,有利于他深刻地思考。从他在夹山寺创作的《梅花百韵》系列诗句里,从他兴复夹山寺、建成“九殿一宫”和僧徒“甘苦与共,力耕自食”的行为中,可约略感知到李自成在这座远离尘嚣的古寺,应作了痛定思痛的思考。这些思考也许包括:如果进京夺取政权后,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仍能保持起义之初“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的本色;如果仍能继续心系民众,为民着想,不深居皇宫,沉湎于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如果仍能居安思危,枕戈待旦,不疏于边关边防;如果仍能加强对同僚和部下的管理,不纵容他们横征暴敛,抢掠财物;那大顺朝的历史又将会是另一番景象,绝不会仅仅进京建立政权40天,在武英殿登基才当上两天的大顺永昌皇帝,就被清军打得落荒而逃,最后只落得归隐夹山寺当了一名僧人。当然,李自成在夹山出家之后,到底作没作过这些思考,我们不得而知。但历史没有“如果”,也不会“重来”,只有残酷的现实让后来者警醒! 

  参观完闯王陵殿,我们带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重新回到了大殿的前坪。站在前坪极目远眺,可以看得见闯王陵殿被苍苍莽莽的群山环抱着。虽然陵殿外墙已略显褪色,但在秋阳的照耀下仍然熠熠生辉。李自成所创建的大顺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但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却历久弥新。 

  我记得历史学家郭沫若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时,特地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从史论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李自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嬗变过程。我记得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更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主席曾要求将《甲申三百年祭》印发全党学习。1949年3月5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称之为“赶考”,并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绝不当李自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再次要求全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并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历史学家的经验总结,英明领袖的谆谆教导,让人时刻保持警醒,并将长久地鞭策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能懈怠,继续前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