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式的抽象
——观周鹏生山水雕塑

  《锋石错列》 仿花岗岩。

  《巉岩带远天》 铸铜。

  周鹏生和他的雕塑作品。

  孙振华

  周鹏生山水雕塑作品,是中国雕塑家在创造民族雕塑的语言形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异常艰难。为此,周鹏生在这条路上已经苦苦探索了近十年之久,真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啊!

  “山水雕塑”是一个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周鹏生提出“山水雕塑”,表明了他在精神资源上,希望承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又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出既有传统历史文脉,又符合当代社会审美需要的新的雕塑形式。

  将自然山水引入到雕塑领域,这种努力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在雕塑的表现对象上,中国雕塑的这个特点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

  我们知道,在西方雕塑中,人始终是雕塑的中心表现对象,在古代西方雕塑中,人的形象占去绝大部分数量,在理论上,也自觉将人的形象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与此相比较,中国古代雕塑则有着自己的特点。

  早在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就创造了“山水塑壁”的形式。

  杨惠之早年与吴道子同为画友,远师南朝张僧繇,后来由于吴道子在绘画上“声光独显”,于是他放弃了绘画,专攻雕塑,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美誉。后世画工和塑工把他们二人尊奉为画圣和塑圣。

  据记载,中国寺院中常见以连绵山水树木为背景安排人物或故事的一种壁塑,便是从杨惠之首创的山水塑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杨惠之的“山水塑壁”的具体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现今已不可考。过去,曾有人认为苏州吴县甪直镇保圣寺罗汉浮雕为杨惠之遗迹,后经考证,这批作品为宋人所作。尽管如此,经这些坐卧在山野林泉边的罗汉,仍然可以推想自然山水在雕塑呈现的基本方式。

  唐代墓葬的明器雕塑中,也有类似盆景的三彩山水雕塑出土;同时还有三彩仕女游山群俑,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中国古人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和将自然山水引入到雕塑中的努力。

  到宋代,有一位大画家,也是雕塑家的郭熙,在杨惠之的塑山水壁之后,“又出新意”,创作了“影壁”的方式。即“以手捏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同,干则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峦林壑,加之以楼阁人物之属,宛然天成,谓之影壁”(邓椿《画继》)。

  今天,佛教寺院及其他建筑中仍然大量存在以人物和山水风景为内容的悬塑、壁塑等雕塑形式。中国的小型工艺性玉雕、木雕、竹雕、果核雕等等,也有大量表现自然山水的内容。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中,那种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在雕塑艺术中一直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当然不是对古人的模仿和简单的沿袭,而是在传承了中国古代山水精神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自然山水创造出了新的物化形式。

  首先,周鹏生的雕塑作品将自然山水独立化、雕塑化了。

  我们知道,过去古人雕塑中运用自然山水,更多是将他们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例如著名的云南筇竹寺的五百罗汉雕塑中,有关山林激流的大型浮雕,常常是作为罗汉的活动背景出现的。除了小型的雕塑外,古代建筑中的山水雕塑,主要是为表达人在自然中,人与自然亲融无间这种观念而创作的。

  周鹏生所创作的山水雕塑具有独立的形式,尽管它们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具有雕塑艺术的形式感、体积感、空间形态和独立性。他的这些作品,无疑是对中国古代山水雕塑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

  周鹏生山水雕塑的独立形式是以抽象和半抽象的形式来实现的。它主要来自于自然山水,又摆脱了自然山水的限制。它是对自然山水的提炼和升华,使自然山水获得了一种独立的、抽象的表现形式。

  第二,周鹏生的山水雕塑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神,同时还受到了西方雕塑的影响,吸收了西方雕塑的成分。

  尽管周鹏生的雕塑与中国自然山水中的许多山峦、奇石、园林艺术中的一些湖石、盆景在外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关联,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将它们混为一体,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周鹏生的山水雕塑仍然是塑造的。

  塑造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所引进西方雕塑的一个基本造型手段。在周鹏生雕塑看似云谲莫测的形体变化中,仍然能依稀感受到抽象形态中所蕴含着的幻化了的人体。

  其中,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对周鹏生的影响。只是周鹏生的造型更加中国化,更倾向于从自然山石中寻找灵感,而亨利·摩尔则更倾向于从有机形体,例如人的骨节中寻找灵感。

  第三,周鹏生的山水雕塑在功能上,比起古人也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应该说,中国古代关于山水题材的雕塑更多是附着在建筑上,更多是建筑的附属品。周鹏生的山水雕塑不仅让它独立了,成为了一种雕塑形式,同时还让它产生了走向公共空间的可能。

  让山水雕塑成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方式,应该是周鹏生一个创造性的贡献。

  我们知道中国其实是一个没有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过去中国传统雕塑在社会功能上受制于宗教、丧葬、建筑等方面。雕塑的独立的审美意义和在城市空间中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周鹏生所创造的山水雕塑使这种类型的雕塑造型具有了走向城市公共空间,走向环境,走向生态,走进当代人的生活的可能。尽管目前中国的城市雕塑的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仍亟待得到解决。例如,如何让城市雕塑真正走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审美观和趣味相吻合,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是一种中国式的抽象,它适合于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景导艺术的元素,它的造型体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东方风格。

  我们相信,随着山水雕塑走向公共空间,走向公众的生活,这种雕塑方式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本文作者系著名雕塑理论家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