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扩大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加快发展低碳绿色消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构成一个循环,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当消费完成后又回到生产的起点,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然而,现实中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出现了系列“堵点”“痛点”,使得生产到消费的循环难以实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从以往的关心“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一般生活消费到低碳绿色消费恰好体现了消费升级的要求,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与可靠保障。此外,在消费者低碳绿色消费意识不足时,市场必然会陷入非绿色发展的恶性循环。低碳绿色消费是市场走向良性循环的关键,为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量。发展低碳绿色消费,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正确把握三对关系。
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发展低碳绿色消费,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调节。同时,要发挥好政府的职能,扮演好经济生活中的“引导者”“护航人”角色。消费者的低碳绿色消费动力不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低碳绿色消费意识不够强,对低碳绿色产品的接受度有待提升。政府应加强低碳绿色消费宣传力度,出台惠民政策,激励消费者的低碳绿色消费。与此同时,针对某些企业炒作“低碳”概念、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应坚决予以打击,守护市场秩序,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政府通过鼓励消费者进行低碳绿色消费,解决低碳绿色消费中的矛盾问题,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及社会成本来引导消费者的低碳绿色消费。在低碳绿色发展中,还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边界,坚决杜绝低碳绿色企业通过政治关联“寻租”并获取资源的行为。
厘清立法和行政之间的职责定位。低碳绿色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模式转型,这对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发展低碳绿色消费,需要进一步厘清立法与行政之间的职责定位,服务好低碳绿色消费,为低碳绿色消费保驾护航。行政方面,可通过财政补贴来激励消费者的低碳绿色消费行为,也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来推动投资者的低碳绿色投资需求,以基础设施建设来优化低碳绿色产品供应链,打通低碳绿色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更为紧迫的工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使低碳绿色消费良性发展。目前市场上还存在打着“低碳”“绿色”噱头来以次充好的伪劣产品,无形中消耗了消费者对低碳绿色产品的信心。这也说明我们的低碳绿色消费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出台,以保障消费者低碳绿色消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以立法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鼓励低碳绿色消费,反对污染环境、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
实现生产和消费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宏观上来说,这二者的关系,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战略。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快速增长趋势下出现消费相对下降的结果,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群众的消费为目的,遵循人民至上的逻辑。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在发展低碳绿色消费时,要重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鼓励消费者进行低碳绿色消费,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生产。以消费促生产,要求优化低碳绿色产业链,避免低碳绿色产品粗制滥造、“货不对路”。以消费促分配,要求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低碳绿色产品的消费者群体规模和数量。以消费促交换,要求打通低碳绿色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提高商业交换的便捷性与时效性。以消费促消费,要求积极转变消费观念,变革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消费习惯,提倡绿色健康消费,避免奢侈浪费。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