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湖南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资源配置、规范行业经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常宁市 共联共建 小产业建成大联盟

  湖南日报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成俊峰 唐曦 通讯员 吴豪)“多亏了联盟支部,我的鱼能活蹦乱跳卖到广东去,价钱比本地还高不少!”7月25日,常宁市新河镇养鱼大户、新河鱼联盟成员唐日明,看着新增的一笔笔外地订单,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常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党建+产业联盟”模式,将小产业建成大联盟,推动联建共建、抱团发展,并在联盟上建立两新党支部,依托组织优势统筹资源配置、规范行业经营,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联盟的建立以镇为单位,依托优势资源跨村组建,吸纳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与个体参与。联盟根据产业特性,下设技术服务、品牌销售等部门,无偿为联盟成员提供技术、资源、销路等服务。联盟还帮助成员搭建沟通桥梁,实现本地配套和产业链完善,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壮大区域品牌。

  “我们与一般产业联盟最大的不同在于,联盟上建了党支部,支部设有1名专职党支部书记,对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负责。同时,联盟所在镇党委选派1名党委委员为联盟指导员,帮助联盟理顺思路、统筹资源、解决难题、反映诉求。”常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奇峰表示,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头,让联盟更紧密、运行更高效。

  常宁市依托产业联盟,探索“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固定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企业和群众三方受益,现在大家发展旅游的劲头越来越足。”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的餐饮民宿联盟党支部书记彭承禄说。

  在“党建+产业联盟”的推动下,常宁市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去年底,该市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20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