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杨斯涵 黄京 余蓉
减掉不必要的额外课业负担,增加必备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暑假是不是很完美?
7月14日,由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日报社共同举办,湖南日报·犇视频、三湘都市报承办的湖南省“共话‘双减’ 共育新人”短视频、征文比赛颁奖典礼暨全省中小学生暑期科学教育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办。
活动现场,举办方不仅为比赛的特等奖作品颁奖,还发布了今年暑期即将开启的科学教育公益活动的多项内容。一个个奇妙的实验、一场场声光电的交汇,都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近2000万人次浏览!每一件作品都呈现了湖南“双减”成绩单
今年4月初,湖南省“共话‘双减’共育新人”短视频、征文比赛正式启动。据统计,此次大赛组委会共收到视频作品275件,参赛征文作品682篇,作品总浏览量近2000万人次,超500万人次为作品投票。
7月14日的活动现场,为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展播了部分获奖短视频作品。很多获奖者和观众纷纷表示,“每一个作品,其实都是递交了一份‘双减’成绩单!”
长沙市望城区明德美琪学校学生、大赛特等奖作品《爱的加减法》参演者傅奕宸告诉记者,“双减”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探险,这个暑假,他有着充实的暑假安排:加入学校组织的阅读计划,读好书,交挚友;到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走进红色经典文化馆,去领悟革命伟人的伟大精神品质;走进科技馆,去感受科学的魅力;走进原野,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我是一名从教20年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长沙市北雅中学教师、大赛特等奖作品《我是初三学生家长,我是初三班主任》创作者蒋娟,对“双减”的感受也颇为深刻。她认为,“双减”政策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她一样,把更多的眼光落在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能力、习惯上。
科技赋能“双减”,线上线下多场活动开启“完美暑假”
如何才能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活动现场,以“乐享暑假 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科学教育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旨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据介绍,此次暑期公益活动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将在湖南省展览馆院内设“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馆”,通过声、光、电技术和图文、视频等展现形式,讲述不同历史时期128位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各市州科协和科普教育基地围绕“展示、实践、探索”三大板块,计划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学教育公益活动500余场。
而线上将面向全省青少年打造《“湘”当科学——湖南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课》系列课程、《一百个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系列节目,旨在让孩子们在用脚走、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体会的过程中探索科学奥秘、体验科学乐趣、感悟科学精神、讲好科学故事。
“生活即教育,实践即课堂。暑假是中小学生劳逸结合的调整期,也是自主探索科学世界的黄金期。”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静建议家长,可以趁着暑假假期,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科技类、文艺类、体育类活动,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放眼世界,开阔眼界和视野;陪伴孩子阅读、做家务,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培养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带孩子走进生活、拥抱社会、奔赴自然,让这个夏天的美好记忆伴随孩子一生、滋润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