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6月以来,我省组织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项整治。这次专项整治区别于往常的“年终集中攻势”,又是和全国同步行动,足见这项工作的重要。
经济要振兴,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保证市场要素的正常流动。恶意欠薪是经济运行体系中的“肠梗阻”,不予以彻底清除疏通,必然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此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如果让“欠薪”成为常态,伤不起的是民心和政府公信力。
形成欠薪的直接原因有多种,一些是业主单位确实因经营不善而支付困难,一些是陷入三角债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而另一些则是属于无良恶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意承担正常的义务。在当前形势下,还有诸多外部因素,如实际存在的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等,社会信用机制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劳动者维权渠道不畅通等,致使欠薪问题在一些地区行业久拖不决,板结成僵局。
猛药治重疴。对于一些欠薪顽症区域,不上“硬核”手段难以取得成效。对此,各级管理监督部门要成为劳动者的“强势维权代表”。一方面,要紧盯欠薪的重点领域,形成有效的威慑。比如,须对制造、建筑、餐饮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工资支付办法,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另一方面,要更新治理理念,实现治理欠薪关口前移,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强化“不敢欠”的震慑效应。
值得欣喜的是,这次全国统一行动中,有地区为确保本次专项行动取得实际成效,人社、公安、金融监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都加入阵营,项目工地公示栏张贴监察员联系信息,接受农民工投诉。相信有这样的“硬核”措施就不愁达不到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在对待欠薪的问题上,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在思想上还存在偏差。认为“企业也不容易”,“现在经济环境欠佳,要多做保护企业的工作”,因而对欠薪业主下不了“狠手”。如此说辞,貌似有理,但却有违“大道”和“公理”。护短欠薪企业,貌似维护了发展,但却伤害了公信和民心,对营商环境改善是深及“脏腑”的内伤。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成为一些地区、领域欠薪顽症的病灶,现在是必须加以校正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