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艺术赋能 创新创意勃发
——长沙建设“世界媒体艺术之都”6周年观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远帆

  6月28日,2023“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落幕。期间,来自阿富汗、阿塞拜疆、巴西、贝宁、玻利维亚、刚果(布)、喀麦隆、新加坡、瑞士、泰国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62名青年代表,围绕“青年力量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主题,走访长沙,激荡思想,传递感情,凝聚共识。长沙也向各国青年展现了“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城市魅力。

  适合青年创新创意的城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60度沉浸书墙,光影中仿佛飘荡的全是诗句,令人陶醉……6月26日晚的开幕式上,短短10分钟的《不到潇湘岂有诗》媒体艺术幻境诗会,一首首不朽诗篇照进长沙星空。

  “表演运用了现实与虚拟结合的手段,印象深刻。”刚果民主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临时代办西里尔·穆西拉·阿巴尔·安肯·埃洛尔说:“长沙是一座非常适合年轻人表达思想、发挥创意的城市。”

  2017年,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近年来,长沙先后出台《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纲要》等文件,尤其是《长沙市建设“媒体艺术之都”三年行动计划》,从硬件设施、软件配套、政策支持等,全方位推进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建设。

  至今,长沙连续7年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系列活动,已成为长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密合作的重要品牌。长沙也利用活动契机展示、推广、发展媒体艺术。“媒体艺术国际驻留项目”邀请各国青年艺术家在长沙从事创作,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新创意因子。“媒体艺术进校园”拉近了青年与媒体艺术的距离,从不同视角感受、探索媒体艺术。

  中国(马栏山)媒体艺术集聚区、长沙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场馆,为媒体艺术提供创新创意舞台,也成为媒体艺术实践和转化平台。“一江两岸”灯光秀、《橘洲·江天暮雪》《恰同学少年》等媒体艺术秀,《学爸》《长沙夜生活》《亲爱的她》《硬核老爸》等一批“长沙造”电影,彰显长沙媒体艺术成果“井喷”效应。

  媒体艺术嵌入生活的城市

  夜空中,千架无人机变换“手可摘星辰”“我爱长沙”等图案,湘江两岸灯光秀披上了“看万山红遍”山水国画光影……6月27日晚,各国青年代表夜游湘江,无人机表演和灯光秀展示了长沙媒体艺术之都的创意与科技实力。

  同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韩国光州,其媒体艺术平台总监李京浩啧啧称奇:“长沙夜景如此宏伟瑰丽,高楼幕墙被当作一块媒体艺术的屏幕,我想只有在中国才会看到这样的景观。”

  学界将现在的报纸、网络、电视、自媒体等称为“时间媒体”,信息接收和传递受到时间限制。“元宇宙”兴起后,“空间媒体”概念开始出现,空间具备传播信息、传递情感的价值和能力,而长沙就是这样的空间媒体场景。

  “岳麓山上看日出,宇宙中心看日落”,这是网红长沙最新标签。一座绘有“长沙”字样的网红墙,千人排队打卡;一家网红饭店全网照片,打卡百万人次以上;每到假期,橘子洲人头攒动,高举着手机拍拍拍……长沙,通过“场景+观点或情绪”叙事模式,城市本身成了媒体内容输出者,形成了完整而立体的空间媒体生态传播集群,与市民、游客同频共振。

  2022年的长沙,以18.13万的人口增量拿下全国第一,依托青年群体增量这个巨大的“流量池”,拥有了极强的内容生产、再传播能力,具有强烈的可识别媒介特征。

  从2017年至今,长沙建设“世界媒体艺术之都”6年来,加速媒体艺术赋能城市品质,重新定义了媒体传播生态融入市民生活的路径,整个城市变为媒体艺术“超大”实践场,焕发夺目的长沙之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