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就形成了鲜明的人才观:不拘一格、各尽其能地把人才用起来,为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创造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总书记用他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人尽其才是人才工作的落脚点,“虽得贤,不能尽”等于虚耗人才。
人尽其才,要求用人者具备开阔的胸怀和科学的思维。识人用人,要坚持量才适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人才并不意味着是“全才”,即使是人才也存在长处和短板。例如,有的人才业务突出,但是协调能力弱;有的人才原则性强,但工作方法可能欠灵活;有的适合当“大将”,有的适合做“军师”等等。领导者必须具备辩证思维,量才而用,使各路人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各类人才提供最能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条件。
人尽其才,关键在于完善用才机制。要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努力做到“用当其位、用当其时、用中盘活”,给人才提供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充分释放人才的创造能量。要创新开展各类人才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为人才思想交流、碰撞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合理的用才机制当然包括对人才的“容错”。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要给予人才足够的信任,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也要允许他们“犯错”,对他们“前进中的失误”予以包容或“兜底”。只有在这样的“友好”环境中,人才才能快速成长,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竞争发展,百舸争流。应该说,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近年来,我省多地出台各种“新政”“大招”,表达了求才若渴、致力发展的决心和愿望。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地区对于人才存在“引而不用、培而不用”的现象,这是现实版的“叶公好龙”“瓠瓜空悬”。必须认识到,人才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不仅在于拥有多少,还在于如何用好,要切实做到“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只有对人才放手使用、合理使用、务实使用,才能使人才用得其所,进而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才能,造就现代化建设中“万马奔腾”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