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李 理 龙吉妮
一缕清溪,凭什么能谱写出时代的音符?
68年前的初冬,周立波回到家乡益阳市清溪村。一部《山乡巨变》,描绘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2023年的暮春,王蒙领衔的40余名作家天团走进益阳高新区清溪村。一幕乡村振兴,弹奏出了一个国家的复兴颂歌。
清溪的激越,远远不只是清溪。益阳高新区209平方公里的土地,澎湃着更为充沛、更为强劲的动能。
近五年来,益阳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对标对表全国先进高新区,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又“高”又“新”两篇文章。即使疫情三年,其工业用电量也保持着50%的增长速率。2022年,益阳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达108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40.2亿元,较2017年增幅达138.3%;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7.7%,五年提高25.9个百分点。
5月15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益阳调研时谆谆寄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
向阳,就是成长的方向。
新益求新,“数字”向新
新,是活力的表达。益阳高新区的新,不仅体现在皮相上,更是根植在了肌理中。
6月1日,益阳高新区举行推进先进碳基材料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与会的成员企业信心满满,矢志将高新区碳基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样的愿景,来自于现实的底气。
这一方年轻的土地,已经培育壮大了以三一中阳、三一中益、益阳橡机、伟源科技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信维通信、信维电科、维仕科技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金博股份、惠同新材、长天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主导产业。
创新高地,当然应该是“数字”高地。
数字经济是企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重塑、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益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信息化实现园区的科技化、智能化、智慧化。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益阳高新区狠抓招大引强,实现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现代服务业延链补链强链,目前已初步形成十大产业链,覆盖企业近100家。
数字转型动能强劲,益阳高新区实现了实至名归。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62家增至2022年的1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增至3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7年的48.2%上升至2022年的63.8%。
新益求新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量质齐升。近3年,益阳高新区累计投入45.5亿元,推动80余家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以年均增长超过50%的速度,智能制造、通讯装备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功获批首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益阳高新区的数字经济演绎出了精彩的连续剧:华为生态链企业增至17家,金博股份启动近百亿投资打造中国碳谷,信维电科突破卡脖子领域打造国内高端MLCC龙头。
高新园区,当然是新的气象。瞄准技术前沿,益阳高新区不断擦亮先进制造业“三张名片”。
最为耀眼的是“灯塔工厂”点亮的益阳智造之路。三一重工在完成车桥项目“灯塔工厂”建设的同时,还将继续征地350亩,勾勒出了“中国最大路机智造基地”的场景。
信维高端MLCC项目加快建设,项目一期已建成14个全自动化生产车间,预计产能达每月近600亿颗,年总产值预计可达到300亿元以上。
金博股份继续征地1000亩,牵头打造“碳谷”二期,引进了京舟股份、益大科技等多个单体投资超20亿元项目。
精益求精,“平台”向精
精,是能力的表达。益阳高新区的精,不仅体现在产业上,更是深植在了平台中。
5月31日上午,益阳高新区艾迪奥关键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
这样的信心,来自于现实的底座。
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千亿只片式陶瓷电容、关键磁电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将进一步推动益阳市电容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技术高地,当然离不开平台的赋能。
为此,益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平台驱动发展战略,专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集聚整合,全面提升了园区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益阳高新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出台,催开了园区平台的百花齐放:搭建了数字经济产业园、院士专家产业园、中以科技产业园等平台,截至2022年底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9家。园区还培育了4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4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东创孵化器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全区专利授权量为953件,5年年均增长15.9%;技术合同登记额15.9亿元,5年年均增长38.7%。平台驱动强劲有力。形成了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39家的结构良好的发展梯队。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突破卡脖子难题,加快实现国产替代,中国碳谷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制备项目、信维益阳5G产业园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省优秀重点项目。
国家级园区,就要有国家级的担当。
为了突破高端电容器领域一直以来依靠进口的这一困局,益阳高新区知难而进,引进信维高端MLCC项目,全力打造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高端多层陶瓷电容器制造基地,助推益阳登上“世界电容器之都”的高位。
跃上高位的,不只是一家信维。不久前,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雾化成套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出高性能纳米镍、铜、银粉末,得到全球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头部企业的认可,顺利打入国际高端原材料供应链。
时下的益阳高新区,齐头并进的重点项目不断抬升经济的热度。
碳谷一期、三一车桥、华大戴纳制造、伟源科技(二期)、伦丰云创、传化公路港(一期)等27个项目已经投产,中科宇能(二期)、长天新能源、朝阳保税物流中心等12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参股北京大学元培成果转化基金,启动生命科技产业园建设,瞄准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抢滩布局一批优质项目。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86家。其中产业装备制造业78家、电子信息45家、新材料31家。
善益求善,服务向善
善,是效力的表达。益阳高新区的善,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是丛植在了意识中。
今年1-5月份,益阳高新区通过工业项目免收基建垃圾处理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为企业节省项目报建费2300余万元,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入驻及项目建设成本。
这样的善意,源自于服务向优的不断升级。
收费项目的清理,不过是益阳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店小二”,建立健全产业园建设运行监测体系,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在园区有“优”的服务、“进”的空间、“创”的动力,这才是益阳高新区得以高速稳健发展的根本。
兴业高地,自然是生态善地。
环境也是生产力。对服务理念的认知,规范着益阳高新区的一切行为。益阳高新区聚焦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大力推动园区内优环境、外塑形象工作。
全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在全省产业园区中率先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创建出了企业开办“零成本”、项目报建“零收费”、工程审批“零跑腿”的“三零”园区。全力落实项目审批“速度最快、流程最简、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目标,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企业的入驻成本,实现审批服务质量效能再提升。
2018年8月,益阳高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完成平台公司改制,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成为园区资本招商、产业投资和资产运营主力军,2019年1月在全省国家级园区中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同时,大胆创新干部管理制度,益阳高新区出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精准精细抓调度、促进度,为企业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提供全周期、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去年以来,助推企业新增融资34.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水电气等方面问题200余个,围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办成实事1300余件,真金白银促企业发展,兑现政策扶持资金13.01亿元、惠及园区近50家企业。全面推行重点项目(企业)、特殊群体全程帮代办服务,已累计为89个有帮代办需求的重点项目(企业)开展主动认领包干服务。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通过控股参股、资本投资等模式,有力促推了信维MLCC、超频三、艾迪奥等项目的落地,做大做强了惠同新材等园区项目。高国投、清溪文旅等市场主体正加快成长。
由此,园区相继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示范园区”、“国家火炬计划益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美益求美,事业向美
美,是魅力的表达。益阳高新区的美,不仅体现在宏大上,更是摇曳在了微末中。
5月27日,一群“萤火虫”早早地闪烁在了益阳高新区的社区里。这群由益阳市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益阳高新区组织的小学生市民公约宣讲队,催开了满园的“文明之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的目标。益阳高新区不仅打造着产业的高新,而且开创着事业的高新,着力为社会提供稳定高薪的就业岗位。
小红书里、抖音上,益阳高新区清溪村成为博主、网红们最爱的打卡地。作家天团、院士大咖,也纷纷组队来体验这座“中国文学第一村”的魅力。特色农家书屋、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文学艺术营地等项目,让清溪村、让益阳高新区书写出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一座独特的5A景区也在疾步走来。
宜业,当然是为了宜居。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融”的路径,秉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文明”的思路,益阳高新区通过协调发展,创建出了产业兴、功能全、生态好、风光美、品位高的现代绿色生态园区。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区近200万平方米,引进中大气体、传化物流、益为售配电等产业配套项目。在东部片区高标准筹建了益阳职院高新产业学院、博雅中学、邻里中心、五星级标准酒店、休闲体育公园。
社会保障同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出台《益阳高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将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制度的全面整合,建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困难群众最高可享受10万元医疗救助和10万医疗再救助政策。
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深挖立波文学底蕴,乘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东风,承办中国作协系列活动,连续两年呈现全国性重大文学盛会,中国文学之乡享誉全国。整合“文化+生态”资源,建设20余个特色景点,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火红出圈。坚持科技、生态赋能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高质高效、新品新业现代农业,着力做大村集体经济,与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组建湖南省优质水生生物繁育及加工研究院,培育推广优质水产品,2100亩国联水产稻虾共作基地建设及1000亩“稻+鲫”生态种养示范推广基地成形;引入官春云院士团队高油酸油菜,与中联重科合作建设现代无人农场,辐射带动3000亩以上优质种养基地发展;依托国联、味芝元两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致力打造一条集种苗繁育、生态种养扶持、优质饲料供给、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物流服务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乡村振兴新模式。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新的“山乡巨变”,让曾经沉寂的灵宝山社区又一次热闹起来、年轻起来。1200余名青壮年的回归,让这块土地变得又“灵”又“宝”。更宏大的背景是,近年来,益阳高新区实现了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由12万攀升至20万。
向阳,就是春天的方向。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立足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特色,锚定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主攻目标,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园区上市板块逐步壮大,引进了三一、信维、传化、宇晶、科力远、超频三、华大基因、国联水产等上市企业项目,金博股份成为省内长沙之外市州第一家登陆科创板企业,惠同新材今年5月在北交所IPO过会,伟源科技、艾迪奥、弗兰德等8家企业列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2018 年以来的五年全区共签约产业项目202个、投产产业项目166个。
拥有着“世界电容器之都”、“中国碳谷”、“中国文学第一村”的招牌,益阳高新区,理应拥有着更大的期许。
益阳高新区加快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在益阳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下,区党工委、管委会精准施策、加压奋进,锚定“千亿产业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阔步迈进国家队“第一方阵”。一幅宏大新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落地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