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博文 黄炜信 张英
【核心提示】
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党总支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茶致富的同时,表示愿意拿出1500万株最好的白茶苗“白叶一号”,捐赠贫困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带着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带着兄弟省份的深情厚谊,优质白茶“白叶一号”,来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山村,来到了苗乡百姓勤劳的双手上。5年过去,白茶种得怎么样?记者进村入户,探访茶园……
【一线见闻】
6月6日,阳光明媚,雨后初晴,记者驱车来到了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的白茶基地。
土地湿润,气候宜人,一排排茶树长得齐腰高,层层叠叠,满目滴翠。站在茶园的高处,记者仿佛能听到它们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后滋滋生长的声音。“看,这就是白茶,和其他茶叶不同,它们新长出来的叶子是白色的。”负责茶园管理的龙玲芝交谈中流露出一股掩饰不住的兴奋。
白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长在茶树上的鲜叶,芽头也比一般的茶叶颜色浅。映照着阳光,沾挂了水珠,一眼望去,熠熠生辉。
古丈县分管茶业的副县长宋晓波说,这片茶园是2018年7月开辟的,经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实地察看,确定湖南古丈县、四川青川县、贵州普安县与沿河县为白茶苗捐赠对象。150万株“白叶一号”,就这样在古丈苗乡安起了家。
感恩帮助,看好产业,乡亲们铆足了劲,誓将茶产业做大做强。一共栽了多少亩?1100多亩,其中,牛角山村500亩,翁草村660亩。以前,村民们担心茶叶种出来了销不出去,不敢多种,这一次,浙茶集团包销售,大家也就放心多了。
龙玲芝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向记者介绍“白叶一号”茶苗的种植、茶叶的采摘以及加工销售等情况。她告诉记者,“白叶一号”是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湘西苗寨的深情来到这里的。古丈县乃至湘西州都非常重视,出台了不少配套扶持政策,帮助产业发展,“白叶一号”真正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金叶子、乡村振兴的摇钱树。
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翁草村,因为“白叶一号”的落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100多元。当初那一片叶子,带领大家摆脱贫困,如今则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茶园里的鲜叶采摘越来越多,当地还建起了茶叶加工厂,“一条龙”为村民们服务。
“先富带后富”,安吉持续倾力帮扶。6月7日,记者在古丈县牛角山村采访,恰好碰到了前来指导白茶栽种的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村支书盛阿伟。黄杜村栽种了1万多亩白茶,因茶而美,因茶而富,有“中华白茶第一村”的美誉,这位书记一年有不少时间奔走在各个受捐地。他向记者透露,村里已经作出决定,将继续加大帮助力度。具体有三句话:一是再次承诺包销,保证茶农有钱赚;二是追加捐赠,将再捐3000万株;三是拿出500万元奖励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和营销上做得好的先进典型。这些,对于重要受捐地之一的古丈县来说,等于再一次站在了机遇的门口。
采访中,更让记者感到欣喜的是,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指导下,该县还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初心牛角山”。包装盒非常精美,每盒盛放3筒茶叶,分别是古丈毛尖、古丈红茶、白叶一号,寄寓着感恩帮扶、推进振兴、全面丰收的美好心意。去年4月在红色旅游精品文创产品发布会上发布以来,市场走势很不错。品牌加持,这一片茶叶,更富苗乡。
声声悦耳,处处舒心。在脱贫攻坚中脱颖而出的“白叶一号”,于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出了历史的回响。
【记者手记】
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一片叶子,带着安吉人民的感恩之心,带着振兴乡村共同富裕的美好心愿,带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我省的乡村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变成了脱贫攻坚的金叶子、长成了乡村振兴的摇钱树。看到此情此景,感觉充满希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其目标,就是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转变增长方式,从单纯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古丈县瞄准优质茶叶“白叶一号”,努力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找对了方向,走稳了路子,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值得肯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十分重要。必须夯实这个乡村振兴的基础,努力让农民朋友们加入到现代产业链条上来,进入到市场中去。只有这样,产业才有竞争力,农民也才能真正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市场竞争无时不在,产业振兴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不高,更不容易搞好。“白叶一号”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获得成绩,信心更足;经受洗礼,办法更多。衷心祝愿茶农朋友们产业更强、品牌更响,增收更多、致富更快!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精彩的故事,一直在书写,又将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