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6月7日-11日在深圳举办,湖南文化产业将闪亮登场,展示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春风吹来满眼“新”。近年来,湖南强化技术赋能、创意驱动,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消费与文化贸易上不断发力。
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营收超过2019年水平,同比增长10.7%……2022年,全省文化产业经受住风险挑战,数字文化产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文化消费率先走出疫情影响,总体保持较好的韧性和后劲。
技术赋能,产业争相创新
烟花,是浏阳人写给天空的浪漫情书。近年来,这封传统的“情书”有了新篇章。借助数字化转型升级,浏阳烟花开展数字烟花技术设计,实现数字燃放技术精准定点,打造了数字烟花。2022年,浏阳烟花实现总产值236.2亿元,其中出口额61.6亿元,同比增长84.9%。
创新驱动下,文化产业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抓住数字化机遇,湘瓷产业实现对生产、销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湘绣企业采用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形成针法库、绣线库、题材库等,构建数字化保护、营销和教育为一体的云湘绣平台。
互联网基因较强的行业则重在布局5G、数字人等新业态。目前,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5G信号在园区实现全覆盖,热点公共区域实现Wi-Fi6信号全覆盖。依托云上技术服务,128家企业实现上云制作视频内容,依托超高清云化共享制作中心平台,可为企业提升80%的制作效率,节约40%的制作成本。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重点实验室获评国家广电总局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广电集团初步搭建由元宇宙平台、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平台等构建的芒果元宇宙体系,“芒果幻城”日活用户数居行业前三。
出版集团推进智趣新课后、“一老一小”消费者业务生态圈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化头部平台。打造湖南卫视首位数字主持人“小漾”,华为湖南已形成30个以上数字人产能等等。
跨界互补,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湖南文化和旅游产业注重广泛深入开展跨界融合,寻找新亮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依托湿地生态文化资源,环洞庭湖地区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农业、旅游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规上文化企业1026家,总营收731.38亿元,同比增长17.5%,在全省占比18.7%。
益阳着力打造清溪村“中国文学第一村”“山乡巨变第一村”,以文学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农业,陆续推出安化黑茶、桃江竹、紫薇花等农旅品牌。
张家界成功举办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2023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郴州以承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包装重点文旅招商项目48个,招商总金额732.66亿元。
邵阳《早安隆回》爆火出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足球、高尔夫球杆等远销海内外。娄底则推动形成了现代文印产业链、数字文创与旅游产业链两个产业集群。
2022年,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4.3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87.96亿元,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春节期间,湖南位居多家旅游平台“跨省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名”,全省接待游客1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
延伸业态,消费与贸易亮点纷呈
华灯初上,人潮汹涌。城市,在新业态的装扮下,正在“越夜越美丽”。
2022年,全省6个集聚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长沙市两个街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依托夜间经济消费,2022湖南文旅消费季活动产生经济效益超300万元,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
文化贸易对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抢抓数字文化创新发展新机遇、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年来,文化贸易亮点纷呈。2022年,长沙市文化产品出口217.2亿元,同比增长11.96%。醴陵市协调开通湘粤非醴陵陶瓷出口班列,为企业内路段降低60%成本。
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文化贸易影响力不断提升,广电集团芒果TV国际APP下载量超1.1亿次,同比增长88.50%。出版集团实现版权输出331项,覆盖35个国家及地区、32个语种。体产集团实施北京冬奥会全球传播工程,出版发行《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等6套冬奥系列图书,《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在全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