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事·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时事·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6月0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多国人士认为,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团结各国共同应对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思想滋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将有力促进各国间更密切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在文明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多次到访中国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者奥列格·季莫费耶夫说,自己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自内心的自信。“中国领导人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不仅与中国当今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也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令海外专家产生共鸣。

  韩国青云大学中国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崔昌源说,文明的互学互鉴需要用兼收并蓄的态度理解、领悟对方的文明成果。崔昌源以韩中两国文明交流史举例说,两国地缘相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中国古语广受韩国民众认同。韩中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不断为各自文明创新发展提供养分。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多国人士更深入理解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国发展繁荣的文化文明力量。这让他们进一步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合作理念。他们表示,国际社会应秉持包容与和平精神,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巴勒斯坦前外交部长亚洲事务助理马赞·沙米耶表示,要了解当代的中国,就必须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正如中国人常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国际社会应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容。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