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周丽
5月30日傍晚,安乡县大鲸港镇丰凝港社区13岁的彭智慧做完家庭作业,便开始准备晚饭。“好妈妈——”看到柳莺和几位志愿者,彭智慧高兴地跑出门外迎接。
彭智慧父母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
“她是我第一批资助的孩子。生活苦,但孩子阳光、开朗。”2013年5月,柳莺在安乡县发起成立“好好成长”助学基金,彭智慧是第一批受助的孩子之一。10年资助和陪伴,让彭智慧和柳莺格外亲。
柳莺出生在安乡县官垱镇,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上海从事传媒职业。10年前,时任安乡县妇联主席的陈宏找到柳莺,请求她资助一批留守儿童和孤儿。柳莺答应个人资助10个孩子,但陈宏将30个孩子的详细情况交到柳莺手上。“全是孤儿、留守儿童,每个都是生活在苦难里的孩子,哪个都不忍舍弃。”
当年暑假,柳莺从北京邀约几位好友,对受助的30个孩子进行走访时,了解到安乡县登记有410名孤儿、6100多名留守孩子。“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柳莺决定成立“好好成长”助学基金,帮助更多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2013年9月,与安乡县妇联、教育部门对接时,柳莺承诺:“困难孩子一旦确认为受助对象,将持续资助12年,每人每年1500元助学金、2套衣服、1套学习用品。”
柳莺长期在北京工作,“好好成长”助学基金成立以来,家乡的孤儿和留守儿童成了她的牵挂。除每年“六一”儿童节、寒暑假、元旦、春节定期走访外,她还会定期举办一次资助活动。
今年就读高一年级的杨小云,因父母残疾,已经受助10年。杨小云经常给柳莺写信、打电话。“生活不宽裕,但他喜欢笑,让人倍感温暖。”柳莺在笔记本上写道:他就像开放在沼泽中的一朵花。
为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去年暑假,“好好成长”助学基金邀请安乡县30名孤儿、留守儿童,到北京游览鸟巢、水立方,爬长城,参观清华园等。孤儿李小军踏上火车的时候哭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我希望以后能带着爷爷去北京看天安门。”
“改变孩子,也要改变老师。”柳莺说,“好好成长”助学基金连续6年实施“乡村校长培训计划”,每年在安乡县选拔一批乡村学校教师前往北京甚至美国培训、游学。目前,安乡县近230名乡村教师参与培训。
“好好成长”助学基金已成立10年,共募集近600万元善款、超500万元爱心物资,在安乡县资助386名困难儿童,其中,106个孩子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