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艾辉 阮曼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劳健心”。在信息化时代,挖掘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价值观引领、心理疏导及人格塑造功能,通过深化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当前,受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冲击,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蔓延,须警惕形成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价值取向。鉴于此,应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马克思曾指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这说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确证其本质力量、实现自我。应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增进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认同,引导其杜绝“躺平”“佛系”“摆烂”等消极心态。
充分发挥劳模等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少数大学生认为劳动又苦又累,有逃避劳动的心理。应常态化邀请劳模进校园讲述奋斗历程,引导大学生深刻认知劳动光荣、劳动幸福、劳动者最美丽,进而积极投身劳动实践。
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评价体系。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应将劳动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纳入评价体系,以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
在劳动教育中疏导大学生不良心理情绪
及时疏解和释放不良心理情绪,是获得健康心理的重要路径。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内卷”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容易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紧张无助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劳动教育应着力予以疏解。
鼓励大学生开展体力劳动。科学研究表明,体力劳动如同运动一样,能使人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并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助于疏解焦虑情绪、维持良好心理状态。与此同时,规律性的体力劳动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活动习惯,有助于心理健康效益的持续发挥。
加强大学生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受训者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大学生可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把注意力投入到具体的技能操作中,在兴趣支撑和能力提升中逐步建立劳动自信和劳动自觉。与此同时,劳动技能实操通常为多人配合、分模块进行,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可视化的劳动技能成果中获得自我价值肯定。
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长期浸泡在虚拟网络空间,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高校应经常组织义务劳动、志愿活动、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克服社交障碍、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网络依恋。
在劳动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心智人格
拥有健全的心智和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当前,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大学生需要以高强度的心智付出快速适应社会发展,这进一步加大了其心理压力。鉴于此,劳动教育应着力塑造大学生健全心智和人格。
在劳动中塑造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劳动不仅仅是获得报酬的方式,更是提升人格的途径,人的众多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断在劳动中磨炼心智,通过劳动逐步拥有独当一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人格力量。
在劳动中砥砺顽强意志。劳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也应成为砥砺大学生顽强意志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劳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在朴实勤奋的劳动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苦与累的现实感受中增强正视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在劳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在家校社联合育人机制下,大力开展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大学生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感认同,全面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健全心智人格。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