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民需 借民力 惠民生
——湖南省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集中采访见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通讯员 时碧莹 张一凡

  “没想到我的建议被采纳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搭上校车了。”

  “我本身就是社区工作人员,配合交警做交通协管员,不麻烦。”

  “以前橙子能卖两三万块钱就不错了,路一修好,纯利将近10万元。”

  ……

  5月8日至21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随湖南省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集中采访组,深入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州等7个市州采访,聆听参与者们亲历的交通“治顽”故事。

  问需于民

  建设“放心路”

  一条道路的安全指数、满意指数、幸福指数,群众最有发言权。

  “罗支书,我女儿走到凉亭搭校车要10分钟,山上的孩子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有什么好办法不?”5月9日,记者来到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村委会时,村民彭薇正为了孩子乘坐校车的事情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罗荣华“建言”。

  彭薇口中的“凉亭”,是村里2022年以来修建的集车站、休息室于一体的公共设施,“以前我和几位家长凑份子包车送孩子上下学,有了凉亭后,让孩子乘校车,安全多了。”

  为了解决彭薇和众多家长“让孩子就近搭车”的诉求,一连几日,罗荣华和同事们走访乡贤、村民代表,召开屋场会。5月23日,村里传来了好消息:“村委会决定再修建两三个凉亭,孩子乘车上学更方便了。”

  采访中,记者看到,基层交通顽疾整治中,越来越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

  5月9日,记者从益阳市安化县赶到常德市时,已是晚上8点。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柳叶湖大队大队长熊跃湘,建议记者去体验一下311省道的夜间路况。

  车辆驶入311省道柳叶湖大队辖区,平坦的柏油路、每隔5米设置的反光柱、路口的警示标牌、岔路口的减速带,让夜间驾驶变得十分“丝滑”。

  车行至桃树岗村路段,记者遇上了骑电动车回家的村民周磊。他嘿嘿一笑:“记者同志,这条路的改造,也有我的功劳。”

  原来,在这条路上摔过跟头的周磊,没少向常德交警“吐槽”:“这条路是附近5个村村民进城务工的必经之路,20多个岔路口,路上的车又跑得快,我强烈建议安装路灯、减速带。”

  熊跃湘说:“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花200余万元安装了路灯,后来又增设减速带、反光柱、警示牌。去年以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亡人事故,伤人事故同比下降了56.25%。”

  借助民力

  守护路畅人安

  唐孔强是常德市府坪街道百街口社区负责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从今年3月20日起,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社区网格交通协管员。

  唐孔强的任务,除了辅助交警疏导交通,还包括辅助整治辖区停车秩序。

  在日常巡查中,一旦发现违停车辆,唐孔强就会打开手机违停助手APP“咔嚓”拍照,软件识别车牌后,一条由湖南交警发送的提示短信便会在1分钟内抵达车主手机,提示车主尽快驶离,消除违停行为。

  “协管员虽然没有执法权,但他们的工作大大缓解了我们整治违停车辆的压力。”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副大队长伍开建介绍,目前,大队与辖区5个街道和1个乡镇对接,建立了停车管理工作专班,85名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到辖区违停整治工作中。

  “车无牌照莫上路,害人害己又遭罚,莫犯法规最根本,保你一生得太平。”5月16日,侗寨鼓楼,歌声四溢,省级侗族琵琶传承人、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交通安全宣传员吴永春“闪亮登场”。他将交通安全知识编进琵琶歌,乡亲一听就明白,比发传单还管用。

  在连续20年未发生亡人交通事故的芋头村,融入了交通安全知识的琵琶歌、侗戏、三句半,已被吴永春等民间艺人传播到侗乡各个角落,推动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邵阳市新宁县选聘7575名学生“路长”,成为上下学期间督促同学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小老师”;常德市石门县三圣乡山羊冲村将爱路护路写入村规民约,村民成为养路护路的第一责任人。

  放眼三湘四水,整治交通顽疾,群众的力量被广泛发动起来。

  惠及民生

  整治交通顽疾算好民生账

  汽车穿行于邵阳市新宁县各个村镇,一条条宽阔的产业路在眼前蜿蜒铺展开来。

  脐橙是邵阳市新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宁县因种脐橙“出圈”绝非偶然,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发展轨迹更是跟交通有着“强关联”。

  2022年,黄龙镇羊坪村村民何本海,种植脐橙的纯收入将近10万元。他说,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路不好,就是有一身的种植技术,也不敢种多了,果子运不出去啊。”

  曾经,羊坪村路窄、坡陡、弯多,脐橙运输十分困难。到了丰收季,种植户个个都靠肩挑背扛运果子。这几年,村里一条宽5米、长达14公里的脐橙产业路修好后,村民们胆子大起来了。“以前种十几亩,现在增种到30多亩,还有的人家种近百亩呢。”何本海说。

  桑植县23个乡镇299个村,线长面广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了山区群众乘车难、乘车贵、乘车不安全等问题。

  2022年5月,桑植县下定决心:城乡客运由个体私营转为国家公营,每天180台车辆约700车次发往全县,实现村村通;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1.2米以下的儿童、残疾人、现役退役军人“四类人员”免费乘车;所有线路票价下浮30%。

  这样一来,客车营运收入明显减少,司乘人员的待遇能否保障?桑植县交投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宏洲算了一笔账:“我们探索了客货业务模式,每天700车次的流量,每车次按50元带货服务费计算,每日收入3.5万元,一年营收超千万元呢。”

  算好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这本民生账,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是把“为了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

  以旅游闻名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年痛下决心,拿出210万元经费用于57座大客车淘汰补偿,并将800公里以上长途班线客车全部淘汰。

  湘潭县投入1200万余元,加大对107国道沿线危险地段的隐患治理,整治里程达188公里。

  常德市石门县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抗抗,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他的底气与何本海一样,来自通达四方的道路,“村里的路修好之后,公司饲料运输成本下降了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