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湘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0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体验种粮大户的节日“关秧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佰龙

  雪峰山层峦叠嶂,蓼河水蜿蜒逶迤。

  河水冲积出一片沃野平川,洞口县高沙镇在其腹地。曾经的电力职工,现在是种粮大户,64岁的林小明退而不休,在高沙镇成立了农业合作社。5月1日是该合作社“关秧门”的日子,他承包的1000多亩稻田,其播种工作已接近尾声。

  清晨的乡村,弥漫着野花香,远处布谷鸟在鸣叫,像在催人不要误了农事。林小明习惯早起,他脚步匆匆地来到育苗工厂,第二茬早稻秧苗在工厂内长势喜人。

  这个邵阳西部最大的育苗工厂有4800平方米,有十二层秧苗架,每层秧苗架可上下循环,以保证所有秧苗雨露均沾。林小明用眼睛观察着秧苗的颜色,用鼻子分辨着空气湿度和温度,以此判断秧苗的长势。育秧工厂一次可育2000亩水稻秧苗,除少数自用外,大部分供给周边的种粮大户。

  对于种粮大户而言,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育苗工厂,大规模育秧的难度显而易见。林小明承包的1000多亩水稻,过去原始方法需要80余亩秧田育秧,人工成本高,还得靠天吃饭。如今实现规模化、智能化育秧后,包括他自己在内,只需6个人参与管理,其他的工作交给智能育秧系统。林小明轻点手机即可实现全程遥控,育苗工厂内的室温可高可低,育秧时间可长可短,再也不用靠天吃饭。

  林小明是个心细的人,他经常半夜起床去育苗工厂查看,凭经验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他说不是信不过智能系统,这样做人是累了点,但育秧更精准、更节能。“人和秧苗接触多了,仿佛有了感情,我懂它们的需要。”林小明说。

  不多时,合作社的员工来接秧苗,他们将秧苗连带软盘搬运上卡车,运到水稻田去抛撒。林小明放完整厂秧苗后,开始电话布置“前线”工作。

  电话那头的邓日长是合作社的“主机手”,他正熟练地操控着大疆T50农用无人机,为种下去的秧苗施头一道复合肥。无人飞机呼啸而过,几分钟撒完50斤复合肥。邓日长干这行8年,人机合作,一天能施肥200亩或喷洒农药300亩。

  林小明说,插秧分为机插和抛秧,机插疏密均匀,但是伤秧苗根,抛秧不伤根,但疏密不均,容易有“大窟窿”。赶在“关秧门”的日子,要带人把秧苗间的“大窟窿”补上。他又分片安排“看水人(田间管理)”的工作后,这才洗脚上田。

  得知林小明今天要“关秧门”,高沙镇镇长刘军前来祝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高沙镇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名单。“高沙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离不开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和像林小明这样的农业科技能人。”刘军说。

  “关秧门”要有仪式感,林小明决定请合作社20多名员工聚餐,饭菜是家人做的地道土菜,饭后员工们领到了丰厚的报酬。等大家走后,林小明盘算着去学门新技术——利用育秧工厂的空置期搞菌菇种植,提升育秧工厂的利用率和产业化水平。

  “关秧门”并非一关了之,今年福寿螺特别多,专吃刚种下的秧苗根,林小明还要花精力和它们斗智斗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