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和
故乡是每个人的根。不管走得多远多久,见到了多大的世界,看到了多少美丽的风景,家乡却是难以忘怀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东西会渐渐放下,对家乡的情感和眷念却难以让人释怀。
前不久,老家的人告诉我,村里正在编志。初一听,我不以为然,我们村又不是历史文化名村,有什么历史好写的?村里需用钱的地方多了,何不把钱花在实处呢?今年清明回家,乡亲们对我讲,树有根,水有源,人有本,老家就是人的本。编村志,就是培本固魂,本固了,人才兴,事才顺。村里过去干其他事总会有不同声音,而这次修志却是高度一致,大家还踊跃捐钱。乡亲们的话打动了我。是啊,老家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认祖归宗、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修了村志,让我们知道家乡的前世今生,也使后代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对家乡的那份情感会变得更具体、更执着、更厚重。看来,花几个小钱把村志修起来也是值得的。
我的老家在常德市鼎城区北州村,是西洞庭湖围湖造田形成的,村子并不古老,也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因位于澧水故道的西河之北,故得名。但从我记事起,不管行政区划怎么调整,北州这个村名始终没有变过。原来的北州村很小,只有5个生产队,600多人,每家每户都叫得出名字。经过几轮合乡并村,把西河村、林场、园艺场合并进来,成了一个3000多人的大村。作为老北州人,大家都很庆幸,觉得村名未改、村部未变,就像是大家庭里的长子一样,很有面子。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乡很美,美得就像一首诗、一幅画。原来的北州,原生态的湖区风貌,一望无垠,河湖密布,碧波荡漾,渔帆点点,层层稻浪,遍野荷香,草滩芦荡,鸥鹭飞翔。整个村子被河流环绕着,小河四通八达,往南去、西去不远,有烟波浩渺的白芷湖、灯油湖,北边还有长坝湖等等。尤其是白芷湖,简直就像天堂一般,一到夏天,无边无际的接天莲叶,荷香沁人心脾,鱼虾菱藕随手可得。村子里安静得很,看不到机动车,交通地上靠走,水上靠船。我和小伙伴尤其喜欢划着小木船在小河上游荡,打水仗,看河里的菱藕游鱼,两岸的稻香人家。我一直喜欢《我的祖国》这首歌,歌词中写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就像写我的老家,每当听到,总会莫名感动。
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淳朴善良、勤劳坚韧的父老乡亲。我们村姓氏很多,这次修村志,村里统计有89个姓,最多的刘姓,也才100多号人,这表明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因为都是杂姓、移民,大家就没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也没有封建宗族的那些陈规陋习,日子过起来很开心。东家搬屋修房,西家娶媳嫁女,等等,一家有事,大家帮忙。哪家人生病,周围邻居会跑去嘘寒问暖,送上一些好吃的。婆媳不和、两口子吵架,长者、干部也会来主持公道,邻居也帮着劝和。大年初一,邻居间还兴拜“跑年”,由干部或长者带着,不落一户。出了正月十五,邻居间会争相请春客,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酒好菜,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记得我考上大学后,寒暑假回来,都有邻居接我吃饭,送上几个鸡蛋或新鲜蔬菜。一想到这些,我就倍感乡情无比温馨。
老家过去比现在热闹,不仅人气旺,而且活动多,没有打牌赌博的,社会风气很好。过年过节,舞狮子、耍龙灯、玩猴把戏、打三棒鼓,端午节几乎年年都要赛龙船。
当然,对老家的回忆也并不都是温馨美好,也有着不少辛酸凄苦。所谓“乡愁”,不少与饿肚子有关。儿时,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吃饱肚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过年过节能够吃上几顿饱肉。许多人住的都是茅草房,遇到大风大雨,经常出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场景。生了病就只能硬扛,实在扛不住了,顶多找找乡村医生,很少有人住得起医院的。冬天是最难熬的,不少人没有棉衣棉裤,也没有雨鞋,雨雪天还赤着双脚,有的冻得实在受不了,就窝在稻草堆里,甚至睡在牛栏里傍着牛肚子取暖。也正是因为贫穷,让我们更懂得悲悯、珍惜和感恩,这也是老家对我的另外一种赠予。
家乡真正开始发生大的变化,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粮食年年增产,困扰了多年吃不饱肚子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种田之余,大家还可搞点副业,进城打点小工、跑点运输,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没几年,村里就涌现出了“万元户”。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告别千百年的煤油灯,开始用上电了。乡亲们有了钱,头一桩事就是修房子,消灭了茅草屋,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的砖瓦房。村里还多方筹措,办起了自来水厂。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阳光雨露,村里更是一年一个样。路好了,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历史。电更亮了更稳了,实行了农网改造,价格大大降低,主要道路上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走夜路不怕摔跤了。水清了,过去相邻的西洞庭纸厂,把附近几个乡镇的水都污染成酱油色,自从关闭以后,水一年一年地变清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洗衣机、电视机,用上了热水淋浴和冲水厕所,有的还买了小汽车。住院有医保,不再为看不起病发愁了,村里修建了卫生室,配备了村医,一般小病可以不出村了。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还有“低保”吃,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到了60岁,还有养老金。交通通讯也方便,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到了村里。几乎每个人都用上了手机,年轻人还搞起了网上直播带货。除了没有城市的熙熙攘攘,我回到村里,感觉不到生活与城市有多大区别。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我们这代人对共产主义的朴素向往。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三四十年间,今天的生活比当年的美好向往还要好很多。天还是那块天,地还是那块地,只因改革开放的政策,激活了农村一池春水,一步跨越千年,从传统的农耕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了城乡发展,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了农村,不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日新月异,而且几千年凝固不变的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急剧变化。农村土地资源开始流动起来,产业链条开始延长,农民创富的天地不断拓宽。今日农村正在大踏步追赶时代。
我惊喜于今天的变化,畅想着家乡的美好未来,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老家的明天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