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温《爱莲说》

  陈建华

  “天下谁人不识郴?”郴州,是周敦颐为官三任地。周敦颐在郴州任职期间写下了《爱莲说》《拙赋》等文学名篇,深受后人喜爱。其中,《爱莲说》是千年来古典散文的经典之作,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重要体现。《爱莲说》虽仅有119个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入心,朗朗上口,表达了极其丰富的意蕴。《古文笔法百篇》曾评《爱莲说》:“章法分明,局度深稳,有道之言也。”

  《爱莲说》将莲花、菊花和牡丹三种花进行了对比。文中说到菊花,作者用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联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意味着菊花是隐逸者的代表,隐含着说菊花虽然品性高洁,但她独立寒秋,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隐者形象,菊花所代表的也是一种中国社会传统的隐士文化。文中谈及牡丹,作者来了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虽然明知世人大爱牡丹,言语中却隐含着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可见,作者以牡丹作为莲花的反衬,凸显了莲花的美好形象和不俗品质,彰显了自己对高洁人生的追求与向往。

  《爱莲说》一文最为精彩的部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名言从花的颜色、样态、形象、气质等方面表现了莲花的高洁之态与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极度喜爱,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和洒脱的胸襟,让后世读者将莲花所象征的高洁品格作为最美好的精神追求。这段对莲花的描写占据了整个文章的三分之一笔墨,莲花被赋予了人的形象。“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佳句,写出莲花既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娟雅清秀;又如翩翩君子,气度不凡。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莲花身上体现出一抹精神色彩,寓意着莲花不但具有高洁的品性,而且有敢于同现实社会抗争的勇气,敢于直面现实的残酷,既是君子也是勇者。

  《爱莲说》中的“莲”乃花中君子,周敦颐以莲喻己,在官场中守住本心、抵制诱惑、坚持操守,为后人所敬仰。莲花之“莲”与廉洁之“廉”既有谐音,又有同义。关于“廉洁”一词,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即,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也是他用一生描绘的一幅自画像。北宋中期,官场风气日趋腐败,周敦颐却始终不随波逐流。据潘兴嗣《周敦颐墓志铭》记载,为赴京师,周敦颐将其田产变卖以筹集盘缠。为官数十载,他“奉养至廉”,家无余财,所得俸禄皆分给宗族朋友,仅余少许招待宾客,哪怕家中连浓稠的粥都吃不上(“饘粥不给”),他也不以为意。

  《爱莲说》以花喻人,反映现实,蕴含哲理,见解深刻,在张弛有度之间,周敦颐塑造了经典而永恒的莲花形象,启发后人将莲花视为美好的价值追求。《爱莲说》告诫后人,做人做事要内敛而不事张扬,讲奉献而不求索取,在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自己的根本,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才能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利益所惑,真正做到勤政爱民、廉洁自律。

  “官清赢得梦魂安。”《爱莲说》中蕴含着的深厚廉洁思想,也对当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始终坚守莲花品性,心存高远,保持自身高洁气质和清雅人格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风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