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第03版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兰定国:洞庭湖生态疏浚正进入历史机遇期

  兰定国委员。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衔远山,吞长江。曾经浩浩汤汤的洞庭湖,在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逐渐淤积萎缩。全国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3月5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实施洞庭湖生态疏浚系统治理,全面复苏洞庭湖。

  据有关部门统计,洞庭湖湖泊面积由全盛时期(17至19世纪)的6000平方公里减至现在的2625平方公里,总淤积量超过62亿吨,淤减湖容约45亿立方米。

  兰定国告诉记者,泥沙累积性淤积会导致诸多问题,如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生态功能呈退化趋势、湖区枯水期饮水用水难以保障、航道通航条件恶化等。近年来,湘鄂两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先后实施了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行动和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洞庭湖淤积萎缩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亟需实施洞庭湖生态疏浚系统治理。”兰定国说,实施洞庭湖生态疏浚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可助力长江大保护,支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22年,湖南出台实施洞庭湖生态疏浚工程的决策,组建了工作专班。兰定国介绍,按照2022年启动试点、2025年打下基础、2030年全面完成的目标有序推进洞庭湖生态疏浚工程的目标,洞庭湖生态疏浚正进入历史机遇期。目前,洞庭湖生态疏浚工程一切进展顺利,印发了工作大纲、提出了初步方案、完成了方案论证,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了基础支撑,但在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

  “洞庭湖区水系十分复杂,生态敏感程度高,疏浚工程的任务目标多元。各技术单位对疏浚必要性、疏浚方案与规模、疏浚后影响等问题的意见存在差异,需要统一思想,技术协调难度大。建议国家部委组织协调推进,组织技术评估和审查,加快推进可研审查和项目立项工作,加快推进工程落地实施。”兰定国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