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建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曾说过:“如果你跟我一样,并不了解你出生地的历史,也没人告诉你这段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只存在于档案中的历史,当你这样来到世界上,你就必须了解你的故乡。”
我的故乡茅市镇,旧称茅洞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西南隅。镇上现有十来条大街,数百家民营商户,千余名从业人员,每天十几趟班车与外界四通八达,繁盛规模堪比许多县城。
茅洞桥人自古尊师重教尚文,高峰时期40多个大队都有小学,20世纪90年代中叶学生逾万人。
据明嘉靖《衡州府志》记载,茅洞桥时属衡阳县政平乡。之间历经变故。1995年5月8日,撤区并乡,长沙乡、斗山桥乡并入茅市镇,政区至今无变更。
境内栗江是湘江一级支流,全长80余公里,灌溉沿途五六万亩良田沃土。茅洞桥水利资源充足,数十条河汊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素以石桥众多而闻名。
茅洞桥开埠是在清朝初期,由几十家木匠、铁匠、篾匠等手工业作坊,自发形成衡阳南乡农副产品集散地。民国时期市场交易趋于繁荣,衡州官民有“东乡泉溪市,西乡演陂桥,南乡茅洞桥,北乡洪罗庙”之说。最近二三十年来,茅洞桥更是名声在外声誉日隆。
茅洞桥既是衡阳南乡名镇,又是千年古镇,但历史起源于哪一年,已经无人能够说得清楚。最初的文字见于《送曲山人之衡州》一诗:“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这是公元8世纪唐代著名诗人司空曙写的,但他有没有来过茅洞桥,同样无人讲得清楚。到了公元9世纪,“茅洞”在晚唐诗人陆龟蒙、李郢、高蟾的笔下,业已成为一个文学地理学名词。北宋杨家将杨七郎,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曾先后率兵在湘桂边界剿匪,来回途经此地,不仅有民间传说,亦有史籍记载。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日,天地大儒王夫之寻访故人蒙圣功,曾到衡阳政平上四都滩头江(今衡南县茅市镇白木江村),留有《雨中过蒙圣功斗岭》五古六首。民国年间,长沙画家李世琠曾绘《公过斗岭图》以纪其事,这是茅洞桥历史上的第一幅画,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蒙圣功本姓甘,名正发,号樵云,湖北崇阳人。顺治七年(1650年),随兵部尚书瞿式耜留守桂林,兵败后投水被救,经人介绍来到衡阳南乡斗岭,隐居著书十八九年,殁后葬于兹地。王夫之为撰墓志铭,成为茅洞桥这方水土的文脉之一。
衡南县历史上与衡阳县并为一县,清代乾隆廿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奏请朝廷允准,始析衡阳县东南境置清泉县(今衡南县域,以境内泉溪清泉山得名)。有清一代,清泉县出了27个进士,之前明代衡阳东南乡出了10个进士。
随着湘军中兴及江南钱财的流转,湖南全省的气运为之一变。泉水江段必行一房出了四个名将名宦,段华、段起、段棣垣兄弟仨系曾国藩部伍,与太平军作战勇敢顽强,武功卓著,满门封赏数十人。民国时期,段家再出两个中将、四个少将,还有42个校官尉官,号称“四十八根斜皮带”,实为近世中国南方家族所少见。
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军第八师红旗漫卷南乡,师长罗子平、党代表刘禹谟、参谋长罗俊逸等人,打土豪,分田地,为有牺牲多壮志,在湘南农村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
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茅洞桥子弟一方面发狠读书考大学,一方面唱着农家军歌进兵营,文武人才风起云涌,增添了许多乡间父老传颂的佳话。
散居天南海北的上百位作者,相继创作了两三百篇关于茅洞桥的上承经典、下接地气的散文,以及大量的新诗旧词。经过严格汰选和再三挑剔,收录在《茅洞桥记》中的共有40人72篇文章。这些文章都已在海内外报刊图书发表并被转载,达到了重复传播、集合覆盖、光大家山、提升故园的媒介效应。
《茅洞桥记》,既是我们对家乡山水的集体歌颂,其实也是对伟大祖国的共同赞美。我们描写这方美丽丰腴的乡土,这方乡土上勤劳善良的人民,其实就是寄情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是维系血肉相连的14亿中国人民。
(《茅洞桥记》,甘建华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文为该书序言,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