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在购物平台或社交平台上搜索“颜值打分”,一种“颜值生意”会浮现出来——只要上传相片,再花几块到几百元不等,一个人的身材和脸就可以被鉴定。“颜值打分”,看似是个乐子,背后隐藏了不少问题:谁定义了美的标准?谁又在接受这个标准?互联网的“放大镜效应”,过度提升了颜值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容易使错位或畸形的价值观蔓延,值得高度警惕。
“颜值打分”风靡社交平台,说到底还是一种引流手段。对着用户品头论足,最终无外乎是为了推介所谓的专属穿搭、妆容、发型、护肤等建议,甚至推销关联的服饰、美容乃至与整容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本质上是一门生意。换个角度来看,“颜值打分”在逻辑上可以给用户的妆容打扮提供一定参考,但其一旦沦为生意,便会导致“悦美”价值的严重跑偏,让消费者都变成“颜值经济”中待薅的羔羊。
什么是美?事实上,美的内涵不止于表皮的“颜值”,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气质、修养等内在美。这也意味着,平台上的“颜值打分”本身就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打起分来难免会出现偏差。而基于商业目的“颜值打分”,必然会将人们的审美标准单一化,从而去主导女性接受这种“标准”,甚至来塑造自己的身体。这不仅无法解决颜值焦虑问题,反而可能导致部分人失去客观评价自我的耐心,甚至为迎合某个标准相互贬损,劣化社会审美心态。
崇尚美、追求美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此过分夸大外表的作用。更何况,美本就是多元的,这是世界缤纷多彩的本质所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没有必要为了迎合而迎合。更关键的是,颜值打分安放不了容貌焦虑,成为一个有自信、有内涵,积极向上的人,才能更好地向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