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范卿:为“国之重器”赋予智慧大脑

  范卿。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昂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通讯员 罗雅萌 陈然

  【名片】

  范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联重科首席研究员。22年一线工程师经历,潜心钻研工程机械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技术。申请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2次,获2022年度湖南省“卓越工程师”荣誉称号。

  【故事】

  “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可以实时决策的智能吊装起重机,下一步,我们能不能让起重机更加智能,更加机器人化?”2月17日,中联重科科技园中央研究院内,AI技术研究所所长范卿正在与同事们讨论智能吊装机器人3.0的研发问题。在他们的构想中,新一代智能吊装机器人不仅可以根据环境和作业需求的变化实时选择最优作业方式,而且还将在安全性和作业效率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技术突破就像攀登高峰”

  “我们的每一个成果,都代表着智能吊装起重机在行业的突破。”作为中联重科智能吊装领域的总负责人,范卿的语气相当笃定。

  从2018年到2023年,范卿团队研发的智能吊装起重机经历了两次迭代,终于拥有了“眼睛”和“大脑”——“眼睛”是搭载在起重机臂尖的相机雷达,“大脑”则是起重机上的控制器。基于这两个装置,智能起重机2.0能够快速扫描重建作业现场,在大量形状、材质类似的材料中准确捕捉到自己的作业目标,并且根据现场环境自动规划路线及实时避障。

  全球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竞争风起云涌,被称为“国之重器”的起重机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不断呼唤新的突破。面对责任和挑战,范卿团队选择把智能吊装起重机械升级为智能吊装机器人,让起重机能自主学习、自我决策和自我调整。

  起重机臂长上百米,吊载后臂架变形达10米,在庞然大物面前,工地上的各种钢筋、钢丝绳等小型障碍却极大影响着吊装安全。于是,吊装机器人3.0的“眼睛”融合了雷达和视觉,能看清每一根钢筋,精准检测柔性臂架的非线性变形。

  “技术突破就像攀登高峰,翻越高山之后,就会感觉到无比的自豪。”对范卿来说,技术需要不断追问。虽然臂架已经很灵巧了,但能否进一步减少发动机的振动、臂架的抖动等对吊装精准对位控制的影响?作为核心算法的设计者,范卿提出了融合环境及臂架结构、运动特性的路径规划策略,用不懈的推演和反复的仿真模拟点亮了吊装机器人3.0的智慧。

  钻劲、闯劲、韧劲、倔劲

  凌晨3时,范卿从办公室走出,久久凝视中联重科科技园内一面墙上的标语:“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在工程机械行业里,女性工程师少见,能引领行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在范卿心中,工程师的使命无关性别,搞科研工作需要的是“四劲”:钻劲、闯劲、韧劲、倔劲。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彼时正在中南工业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读书的范卿心中,有个想法日渐清晰:要是有一个工程装备,远程接受指令就能自动施工作业,人类就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脱离开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范卿进入中联重科,就铆足了劲着手构建一个工程机械远程监控及物联网平台,能同时对遍布全球的上万台工程机械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当时负责系统后台的工程师只有她一个人,为了不误事,她睡觉时也把手机贴在耳边,有电话就马上起床往单位赶。再后来,她在办公室里摆了张床,公司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在亲手打造的智能化超大吨位起重机面前,范卿显得格外娇小。但她既能搬起十几斤的调试设备,又能轻松爬上5米高的起重机。2020年,范卿团队研发的智能吊装机器人2.0拟参加上海全球工程机械展,为保证动态展示顺利进行,展示前的国庆假期,她都在调试场度过。她笑着回忆:“那年国庆节突然降温,调试场地又空旷,风呜呜地吹,我们找了好多塑料袋裹在身上。”

  范卿的脑中有一张地图,上面画着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脉络。如今,已经走遍地图上的很多区域的她,仍在不断思考如何将工程起重机械的智能化做到极致。未来,范卿的目标是争取每两年产出一个“第一”或“首台”产品,不断攀登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新的高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