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楫争先三十年 山乡巨变再出发
——浏阳撤县设市三十年发展回眸

  浏阳全景。 邓霞林 摄

  金阳大道全线建成,标志着浏阳进入多路融城、快速融城的新时代。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智慧工厂”。

  大瑶镇美丽乡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浏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周小雷  王 文  李 治

  浏阳市是一座“显山露水”的绿色之城,大围山麓的涓涓溪水,孕育了蜿蜒绵长的浏阳河;浏阳还是一座“厚重如书”的红色之城,九曲浏阳河,见证了湘赣交界革命老区的英雄气概。

  过去,由于大山阻隔,长期封闭,浏阳贫穷落后,一度是国家级贫困县。1993年,浏阳撤县设市,“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人奋楫争先,逐浪前行,开启山乡巨变的壮阔征程。

  三十年来,浏阳市GDP增长了85倍,突破1700亿元,城区面积增加了10倍,达到62平方公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007元增长到超过4万元,翻了40多倍,浏阳实现了由“山水小城”向“经济强县”的蝶变,2022年浏阳市跃升至全国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七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浏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以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为目标,奋力建设鼎立中部的现代化“双百”大城市,争创城乡一体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幸福首善地,扮靓山水花城的绿色新样本,全面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图景,以“浏阳之为”贡献“省会之强”。

  打通隧道  开放兴市

  30年前,浏阳还是一座偏居一隅的小山城,从浏阳城区到长沙城区需要兜兜转转、弯弯绕绕2个多小时。

  1993年2月,面对区位偏远、交通闭塞的发展瓶颈,浏阳开创全省“国道县修”的先例,在当时只有1万元财政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启动319国道浏阳段改建工程。

  打通蕉溪岭,经过3年多的鏖战,1996年10月1日,全长近33公里的浏永高等级公路(即319国道永安至浏阳段)全线拉通,贯通了当时湖南省第一长、全国第二长的隧道——蕉溪岭隧道,山城浏阳终于破开了一道新的“出口”。

  随着319国道浏阳段贯通,千年古县蕴藏的活力被激发,自此踏上发展的通衢大道。1996年,浏阳豪情满怀地发出了“进百强 冠三湘”的时代强音。1997年5月8日,承载“工业兴市”重要使命的浏阳工业园,在319国道旁的一片荒山上奠基,搭起来了一个工业承载体,浏阳的现代工业之路由此启程。

  目前,园区已开发35平方公里,注册各类企业1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余家,培育了全球触控功能玻璃面板最大制造商蓝思科技、中国药用辅料领军企业尔康制药、中国休闲食品龙头企业盐津铺子,拥有8家主板上市企业,打造了优势企业矩阵,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健康食品为特色产业的“三主一特”产业格局。

  2006年,蓝思科技正式落户浏阳,成为浏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之一。落户浏阳以来,浏阳倾其所能为其发展保驾护航,蓝思科技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外观生产厂商,并通过裂变式发展,打造了新能源汽车等多元业务“第二增长曲线”,16年间营收增长了150倍,进出口额连续十一年排名湖南加工贸易企业第一。2019年签约落户浏阳经开区的“巨无霸”项目——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仅用14个月就建成一座“智慧工厂”,创造了行业建设投产时间最短纪录。企业负责人感叹:“我们的工厂建设从来没有达到这个效率!”

  距离浏阳城区20公里的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深耕绿色食品产业,抢占预制菜万亿级产业发展赛道,园区聚集预制菜企业29家,湘菜预制菜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占园区食品企业总数30%。位于浏阳市镇头镇的环保科技示范园从零起步,十年来聚集工业企业116家,形成了建筑工程机械、新型建筑材料、高档食品工业三大主导产业,2022年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近百亿元。

  通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浏阳县域经济从传统花炮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目前,浏阳市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家,共有工业企业5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近千家,居全省县域首位。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烟花爆竹等10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一颗颗“产业种子”在此生根发芽,逐渐长成郁郁葱葱的“产业森林”。

  城市扩容  惊艳蝶变

  撤县设市30年,浏阳市城区由原来老城区的5.5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一市两城”62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了10个浏阳城区。

  驱车行驶在浏阳城区,只见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园美丽宜人,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欣欣向荣的诗意景象,尽显精致与繁华。

  30年来,浏阳城市拔节生长,不断扩容,城市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城在山中”到“山在城中”的转变;浏阳河第六大桥、西北环线、道吾山路、浏阳大道等城市干道相继通车,拉开了浏阳城市的骨架,支撑起城市发展的脉络;图书馆、博物馆合建项目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北正西购物中心、天虹购物中心等相继入驻,西湖山公园、天空剧院(原花炮观礼台)等完成提质改造,元月开放的市民公园——翠园公园成为浏阳城市的新地标。

  在浏阳主城西面,以浏阳经开区为主体,整合周边永安、洞阳、北盛、蕉溪四个乡镇建设的金阳新城正在快速崛起,金阳新城起步于1997年创建的浏阳工业园,在没有母城的情况下,从一片荒山野岭开始,发展至今已初具城市雏形,建成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当前,浏阳市委市政府正以浏阳“五个十大”和金阳新城“四个十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浏阳主城和金阳新城“两城一体”,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以浏阳城区为中心,浏阳市分为东南西北四乡,最远的小河乡距离主城区2小时车程。2001年,浏阳启动浏东公路、浏跃公路、大文公路、永社公路4条国省干道提质改造,加快城乡融合,形成了1小时经济圈,培育了大瑶、文家市、柏加、社港等一大批省级特色小镇,全市财政收入过亿元乡镇街道达到10个。

  初春时节,走进永安镇芦塘村,湾里屋场内民房错落,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不仅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还吸引了游客参观,湾里屋场从筹资、设计、建设、到管理均由村民自主完成。2021年以来,浏阳市以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为目标,全域推进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建成美丽宜居村庄515个,如今,游走于浏阳各乡镇,水美乡村、秀美屋场、精美庭院,随处可见。

  山乡巨变三十年,浏阳交通区位大提速,实现了内联外通。如今的浏阳,杭长、浏洪、武深三条高速费穿全境,高速通车里程为全省县(市)第一,全市有18个高速互通,各乡镇(街道)均可15分钟上高速。特别是去年,1小时无费通勤长沙的金阳大道全线通车,长赣高铁(长沙段)去年12月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并将在关口街道设站。长浏快线或将年内动工。届时,从浏阳出发,20多分钟就能抵达长沙南站(高铁站),通联全国铁路网。

  城乡融合  民生为本

  撤县设市30年,浏阳市GDP增长了85倍,突破17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加了82倍,迈上了140亿元台阶。从2013年至今,浏阳坚持将七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

  兔年春节刚过,家住浏阳北盛镇的周女士就在浏阳经开区举行的2023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暨劳务协作专项服务活动上找到了工作。浏阳市境内有3个园区,各类工业企业5600多家,用工需求大,浏阳市通过用工服务行动,送岗位到家,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浏阳通过规范发展花炮产业,带动当地30万人在地就业,使花炮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富农产业。30年来,浏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07元增长超过了4万元,翻了40多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1.37,远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共同富裕势头前所未有。

  为解决浏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2016年9月,浏阳在湖南省率先采取以“三年行动”专项推动的方式,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325个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公路”。2021年,在此基础上,浏阳又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投入运营车辆418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19条,使得村村通公交成为“幸福的标配”。如今,浏阳325个建制村每一个都可搭乘公交车出行,直达集镇和浏阳主城区。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系着发展,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工程。该市通过党建引领,力促老旧小区换新颜,2019年至2022年,完成20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5683户居民。2021年,浏阳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至69平方米。    

  养老事关民生,居家养老服务站则是提升养老服务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浏阳已建成282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86.5%,可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正在成为现实。

  30年来,浏阳教育事业实现了从均衡发展到创成“教育强市”,再到“县域教育高地”跨越式发展。近两年,全市新建楼前小学等学校(园)13所,全面改造薄弱学校49所,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6所,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8所,新增学位1.1万个。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浏阳市建成馆藏图书达 50万册的新图书馆、馆藏文物近1万件(套)的新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近 200 万人次;建成 3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2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4000余处全民健身工程点。

  浏阳市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解決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增学位 7866个、床位849张、车位 15713个,农村改厕1万座。

  撤县设市30年,从“能就业”到“就好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浏阳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节节攀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