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让明天更美好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力提效 聚力攀“高”
——2023年湖南省政府预算报告解读

  湖南金融中心。

  张吉怀高铁。 张杰 摄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刘海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实训。邹荣凯 摄

  2020年10月23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茶园秋色美如画。黄元琼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省财政厅供图)

  王 珊

  《湖南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新鲜出炉,成为“两会”关注的焦点。

  《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101.8亿元,扣除退减缓税等因素影响后同口径增长6.6%。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按增长8%以上安排,聚力支持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

  代表们认为,预算安排着眼经济民生大事与要事,彰显出政策力度与温度。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重点、办大事,将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效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据财政快报反映,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101.8亿元,扣除退减缓税等因素后,同口径增长6.6%;其中地方税收2004.5亿元,同口径增长约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05.3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70%以上。

  企业税费做“减法”,全省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685亿元,新增减负超1000亿元。

  党政机关一般性支出做“减法”,近三年省直部门培训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下降24%,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基层保障做“加法”,推动财力下沉,2022年省财政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等常规财力补助和一次性专项补助共1528.6亿元,增长51.6%,是力度最大的一年。

  重点领域做“加法”,加大对“三个高地”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仅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省财政将4年内筹措100亿元,落实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1条政策。

  财政支出结构有增有减、有保有压,预算执行刚性精准,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预算工委主任欧阳煌评价:“在去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全省财政系统迎难而上,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下大力稳住经济大盘,保障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落实落地;有效推进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民生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持续深化财政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总的来看,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难能可贵!”

  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保稳定、促发展、防风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财政怎么服务好、保障好发展大局?

  围绕“加力提效”,财政主动谋划,积极作为。

  今年的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坚持聚焦关键、坚持全面统筹、坚持艰苦奋斗、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兜稳底线”五项原则,突出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科教强国、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基本民生、绿色低碳等领域支持;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积极向上争资,统筹四本预算,全面盘活“三资”,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持续压减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精准配置政府资源,引导撬动市场资源,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绩效;持续推动财力下沉,加强基层“三保”保障,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一边,是向落实国家和省里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力,向老百姓最关心最紧要的事加力,向基层保障加力;一边,是以强化统筹、盘活“三资”提效,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提效,以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源提效。

  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保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落地生效。

  “积极财政政策释放动力 ,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省人大代表、瑶珍粮油董事长蒋珍凤说,“2023年,公司要加强数字化赋能,提升品牌能力,在‘专精特新’赛道跑出‘加速度’、赢得‘高质量’,带动更多山区同胞发展致富。”

  聚力支持打好“发展六仗”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如何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财力支撑?

  预算报告显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强与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聚力支持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安全生产翻身仗、重点民生保障仗等“发展六仗”。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总需求不足成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

  今年,财政多措并举扩内需: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衔接使用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源,带动投资高质高效增长;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组合拳”释放经济新动能。

  “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是引领湖南发展的方向和指南,财政精准施策,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济贡献增量奖补政策”“健全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实施企业研发分类奖补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以政策的“含金量”提升发展的“含新量”。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支撑。财政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属高校基建资金增加到20亿元,支持提高本科录取率。启动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实施“芙蓉计划”、“三尖”人才工程和“小荷”人才专项等工程,鼓励市县出台聚集和吸引人才优惠政策,推动人才强省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财政“切好蛋糕”,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按种植面积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提高水稻农业保险保额”“增加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接续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条条政策让人振奋。

  “财政支出瞄准产业强农、乡村振兴,以‘真金白银’推动‘真抓实干’,真正为老百姓办好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省人大代表、娄底市冷水江市中连乡青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泗元说。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财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过去五年,全省累计投入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资金1086亿元;2023年将“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制定洞庭湖总磷削减攻坚行动财政奖补方案”。

  湖南财政“大账本”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小账本”。预算报告围绕就业、就读、就医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算好民生“细账”:

  支持稳岗位与扩岗位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

  启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便利异地就医结算;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最低生活指导标准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保健康、防重症”要求,支持新冠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建设……

  一项项暖心举措兜牢了民生底线,回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代表们表示,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基本民生投入很给力,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