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浯溪的秋

  张纪鋆

  似一缕惊鸿的梦,浯溪的秋扑面而来。

  十月,来不及送走夏日的炎热,我们又迎来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当此时节,我们一行匆匆从省城长沙远道而来,造访这座中国书法界的“耶路撒冷”。漫步其间,俯瞰着湛蓝的江水缓缓东流,抚摸着一方方或古朴、或沧桑的古碑,坐看夕阳西下、一桥飞架南北,别有几番意境。

  浯溪,始发源于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流经祁阳盆地,经双牌、零陵、祁阳三县区蜿蜒盘桓,最终在祁阳市区南郊注入湘江。公元767年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任道州刺史的著名诗人元结自零陵城中泛舟而下东至祁阳,见此地百草丰茂、溪水潺潺、树木葱茏,宛若桃源,于是欣喜不已,命名此地为浯溪。“爱其胜异,遂家溪畔”,在此地结庐隐居,挥毫命笔写下《浯溪铭》《吾亭铭》并摩崖刊刻于石上,由此,历代文人雅士尽来此地“打卡”,遂有今日浯溪之胜概。

  浯溪的秋是蓝色的,一如掩映在湛蓝江水里的悠悠青石,精美而隽永。

  “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读罢宝篆亭里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刊刻的《峿台铭》,惊回首,沿竹林小径拾级而上,但见怪石丛生、无石不有碑记刻文,或正楷,或小篆,或隶书,或狂草。举目四望,清风徐来、远山含黛、竹外疏花,正是元结笔下峿台所在。

  据统计,浯溪碑林现存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何绍基、吴大澂等自唐至清各种碑刻摩崖等505方,诗、铭、赋、记等共403篇,因之位列中国十大碑林,中国南方碑林之首,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露天碑林。每年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及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都有大量书法爱好者慕名前来拓印临摹。

  浯溪的景致,精华在石头,浯溪的石头,精华在《大唐中兴颂》。此碑最初刊刻于大历六年(公元771年),由元结撰文,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丹,因其文奇、字奇、石奇被称为“三绝碑”。碑文记述了安史之乱元结参与平定史思明叛军的全部过程。碑文笔走龙蛇、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读罢此碑,颜鲁公的铮铮铁骨,元漫郎的浪漫至死,一笔一画之间,一部百废待兴、悲壮义烈的大唐中兴史就被刻在石上,将千秋风云都留给后人来评说。

  在中国千年的书法史上,颜真卿一直拥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正所谓“颜筋柳骨”,不仅仅是形容他的书法端平正直,更是因为颜公本身的耿直气节“字如其人”。唐建中四年即公元783年,南平郡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据汴州谋反,将近八十高龄的颜真卿不顾朝堂众臣的劝阻,毅然亲赴敌营规劝李希烈投降。面对李希烈的刀剑加身,颜公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千百年来,颜公的品格也正如同他的字一样,足以泽被后人、光耀万古,被无数后人敬仰。黄庭坚来了,留下了“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的慨叹;李清照来了,留下“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的沉思;吴大澂来了,留下了“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的哲思。在浯溪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间,颜鲁公的浩然正气与天地之灵气交织在一处,云根妙笔由此应运而生。

  “鼙鼓家山梦,荪荃泽国思。镜厓今照客,犹未鬓成丝”,这是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晚清著名诗人徐仁铸自游历浯溪之后有感时运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道尽戊戌政变失败作者被革职后的愤懑与不甘。诗人伫立在这浊浪排空的湘江之滨,抚摸着《中兴颂》碑,家国忧思涌上心头,遂成此诗。

  浯溪的秋古朴而绚烂,因了在浯溪岸边傲然矗立了1251年的《中兴颂》碑,因了一代又一代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浓墨重彩。颜鲁公的墨宝丰厚了浯溪的山水,浯溪的山水也成就了颜鲁公的风骨。浯溪汤汤,湘水茫茫,面对着这苍凉的碑刻,剥去历史厚重的青苔,举目登临,感慨万千。假如颜公甦生,看到今日之浯溪,会不会再度激情勃发,留下旷世墨宝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