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
——娄底法院2022年亮点工作综述

  李梅花 梁成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时代命题,担当作答。

  2022年,娄底法院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诚履职尽责,用法治力量护航娄底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这一年,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法治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4042件,审(执)结49355件;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5743件,审(执)结5395件。全市法院刑事审判、破产审判、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项工作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24个集体获平安湖南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文艺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法院先进集体等荣誉,50名个人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亮点一:锻造高素质法院队伍

  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娄底法院形成生动实践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院领导带头学,党员干警主动学;开展专题授课、专题研讨、心得撰写;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娄底法院分层次、多维度、分阶段,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绝对领导,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娄底法院形成生动实践。

  聚思想,加强理论武装。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市中院党组第一议题学习2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邀请专家专题授课7次;运用娄底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党性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组建1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红星云”微课、法院青年说、“干警热议二十大”等活动,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铸忠诚,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市中院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20余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两级法院领导班子开展述学、述职、述廉、述党建考核;全市法院选派134批1508人次参与防疫工作,在应对重大风险考验中锻造政治忠诚。

  立品牌,深耕党建引领。坚持政治建院,以“一切工作到支部”为导向,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市中院2个“主题党日”案例获评全省法院优秀,离退休党支部获评省级示范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意见。

  同时,一以贯之全面推进从严治院。大力正风肃纪,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巩固年”活动;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对庭审规范、诉讼服务窗口定期督查,开展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通过举办政治理论、审判业务等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法院支持办案、到乡镇挂职锻炼,锤炼队伍履职本领。

  亮点二:助力高水平平安建设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铁腕惩治养老诈骗,铁律保护未成年人

  “被告人潘某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8月23日,娄底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养老保险金诈骗案,为474名受害人追回2800余万元损失。案件审理经验获省法院推介。

  正义昭彰,大快人心!该案的宣判,是娄底法院敲响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又一槌。

  人民美好生活有保障,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前提。娄底法院发挥打击职能,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助力高水平平安建设。

  黑恶不除,民无宁日。娄底法院巩固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统筹推进“打伞”“破网”“断血”,从根子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坚持严惩不贷,审结一审涉黑涉恶案件15件,其中市中院对持枪抢劫、诈骗、寻衅滋事的谢某某等10人,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及相应刑罚;打财断血,罚没、追缴财产261.8万元,娄底法院“黑财清底”执行到位率居全省前列。

  铁腕惩治养老诈骗。娄底法院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实行“一把手”领衔挂帅,从严压实政治责任;对新收案件进行动态台账管理,落实数据报送制度,常态化进行周小结、月总结,有序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铁律保护未成年人。娄底法院深入推进“利剑护蕾”行动,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对负有教育等特殊职责人员实施的性侵案件,依法适用从业禁止令;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做好庭前走访、庭中教育和庭后帮扶;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让改错未成年人免受歧视、回归社会。

  亮点三:服务高质量持续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接续发力执行攻坚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源源不竭的动力。

  娄底法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营商环境指标攻坚,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纾困提振。

  推出惠企措施。娄底中院与市优化办联合制定三项牵头指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推出84项服务民营经济工作举措;成立涉电、涉台、涉侨、涉环资、涉知识产权5个审判法官工作室,健全各类民商事案件归口管理,快捷化解涉企纠纷。11月11日,新化法院挂牌全市首个产业巡回法庭,为900亿文印产业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

  突出破产救治。娄底法院推动成立市破产管理人协会,联合市财政局设立破产援助基金;因企施策实行差异化处置,拯救“困境企业”重返市场,保障“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审结破产相关案件24件,盘活、处置破产财产12.3亿元,化解企业债务28.3亿元,东方房地产公司破产重整案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司法公正和权威就无法彰显。

  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娄底法院兑现胜诉权益,接续发力执行攻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议》;不断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2331人被纳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7267人次,在融资投标、出入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限制;开展“湘执利剑”专项行动,为农民工追回工资1943.72万元,涉民间融资风险资产处置到位2.78亿元。

  娄底法院深化科技司法运用,完善与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共享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逐步实现被执行人财产“一网打尽”;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成交2.92亿元,平均溢价率15.47%,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196.46万元。执行和解案件1899件,鼓励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裁判义务。

  亮点四:致力高质效司法提升

  推进诉源治理,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

  11月中旬,娄星区人民法院速裁诉调团队邀请区人民检察院,成功调解2批28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涉案金额共计563040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娄底法院从“注重办案”向“参与治理”拓展,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围绕矛盾化解“前、中、末”三个端口,全力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实现诉讼减量、增效、提质。

  前端致力预防——主动向党委汇报争取支持,将多元解纷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市中院牵头成立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将无讼社区与万人成诉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依托全市34个人民法庭在矛盾多发街道、乡镇挂牌成立72个诉源治理工作站,依托全市1838个村级警务室及县乡村三级246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社区、农村设立法官联系点和巡回审理点。

  中端聚合多元——注重多元解纷,邀请婚姻家庭、医疗纠纷等28个调解组织96名特邀调解员进驻法院调解平台;先后与市司法局等10余家单位联合出台诉调对接文件,全市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代表委员调解及家事、金融等类型化专业调解工作室20余个;实行繁简分流,组建专门速裁团队,创新开展类案连审与要素式审判工作,平均审理周期仅18天,司法质效得到极大提升。

  末端立足本职——推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机制,成立专门速裁团队,实现诉讼案件快审快执;依托移动微法院等在线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诉讼服务一号通办、诉讼缴费一键通办、网上立案一网通办。针对调解实践中发现的缺少法律规定、调解标准难统一等问题,梳理物业、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领域近年的高频纠纷,形成行之有效的调解策略,发布典型案例,推动类型化纠纷的诉源治理。

  今年,娄底法院跨域立案、网上立案9228件,网上缴费20807笔,在线委托鉴定393件,网上阅卷524次,线上调解8685件,诉讼服务指标居全省前三。诉前调解案件9627件,平均时长11天。涉法涉诉信访数同比下降63.73%,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公正司法的阳光普照湘中大地,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娄底绘出最美的底色。踏上新征程,娄底法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高擎法治利剑,奋力谱写娄底法院工作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娄底贡献司法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