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科”温度 沁润人心

  中科电气工业园。(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欧阳林

  前不久,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新收到来自岳阳籍大学生肖同学的来信。信中喜悦之情溢于笔尖:“我收到了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硕士推免录取通知书。回想求学的路程,虽艰辛,但未曾放弃,因为收获了太多人给予的温暖,让我备感力量。感谢你们一直对我的资助。”

  看到来信,余新脸上浮起笑意:“看到资助的孩子努力、上进,我很欣慰。今天我们在孩子们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帮扶一把,我相信今后当他们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时,也同样会用他们的知识、智慧来回报整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帮助他们,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也是在帮助社会!”

  中科电气,是国内电磁冶金行业上市公司,也是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战略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已逐渐成长为“磁电装备+锂电负极”双主营的多元化集团企业。一直以来,它将社会责任与担当视为企业战略内核,成就了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初 心

  在余新董事长看来,教育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与中科电气一直以来践行民族产业振兴的使命不谋而合。因此该公司秉承“心系教育,善行天下”的理念,关注教育、重视人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坚持将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开展下去,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发展、行业进步、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从2004年成立伊始,该公司就在内部首次开设了特困学生资助项目,致力于帮助贫困学子走上成才之路。到2017年,中科电气正式与岳阳市教育基金会牵手合作,启动了“中科育才行动”项目,每年资助一批贫困大学生上学直至毕业,让他们向着心中的梦想攀登。如今,该公益项目已有两批学生毕业走向了社会,他们之中,有人当上了老师,有人考上了公务员…… 教育捐资不仅着眼于莘莘学子,公司还将教育情怀延伸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校设施的提升上,2021年向湖南大学电气新百年发展基金捐助80万元,2022年向汨罗市教育基金会捐赠30万元,用于支持教育。

  跨越崎岖山路,每一个弯道,每一户村民,每一张笑脸,中科扶贫工作小组都记忆犹深。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中科电气积极响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承担起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从湘阴县太合围村、平江县上塔市镇龙头村,到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巡头村,他们走出了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的精准扶贫之路;在平江县龙头村遭受水灾,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之际,中科小组顶风冒雨走进村庄,了解受灾情况,送去慰问;在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巡头村实地调研贫困户情况后,中科电气立马捐资45万元建农产品加工厂推动当地脱贫致富。

  巩固脱贫成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是余新董事长的现阶段计划。今年在康王乡长石桥村,公司就一次性拿出20万元支持乡村建设,切实做到用企业的力量去助力乡村振兴。

  这几年,疫情反复,中科电气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工作。2020年,中科电气及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贵州中科星城向岳阳市慈善总会、宁乡市红十字会、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进行捐赠,并通过岳阳市慈善总会向湖北省慈善总会进行了捐赠,捐赠款项超15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该公司还向意大利等国外客户积极捐赠防疫物资,受到了国际友人们的称赞。

  近5年来,公司爱心公益捐款额累计已超过700万元。而董事长余新和总经理李爱武两夫妻,还经常以个人名义对家乡基础建设及妇女儿童事业进行捐助。

  暖 心

  “中科电气的内生价值是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我们始终坚持‘以关爱员工成长’为第一要务,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沃土,让企业和人才双向收益,行业才会进步,社会才能够得益。”余新董事长如是说。

  这些年来,中科电气不仅坚守价值,行善有道,其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已深入骨髓,成为基因,为其战略转型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后盾。

  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下,中科电气开展了一系列暖心的人才管理创新工作,逐渐将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化、体系化,建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和内外部人才供应体系。其不拘一格引人才,多管齐下育人才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中科人。

  对此,财务部经理穆星深有感触。他本来大专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后来自学财务管理,通过4年时间,获得了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资质。2018年初,当他来中科电气应聘时,面试官经过综合评价认为,穆星从事财务经验不丰富,学历也不具有优势,但他身上体现的持续学习的潜质大有可为,与公司不断追求创新学习的价值观一致,便将其作为人才引进。

  穆星上岗后,不负众望,成长迅速,一年时间就成长为部门副经理,半年后,又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穆星感慨道:“公司并不唯学历论,看重的是个人的潜质和成长,这让我们时刻感受到一家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它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追求成长价值。”

  如今的穆星,在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持下,正在中南大学攻读MBA。在他学习期间,所有学费全部由公司承担。

  像这样暖心的人才培育项目,中科电气始终坚持。行政总监朱晶亮分享道:“公司建立了‘管理’与‘专业’双职业发展路径,员工可根据自身特质和意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上升通道。而在职期间,我们也鼓励他们再深造,攻读全日制硕士、博士。只要考上了的,他们的学费我们全包。”

  截至目前,中科电气内部已自主培养博士6名,硕士5名。

  关注员工成长的同时,中科电气也关注人才的感受,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更多地享受政府、社会荣誉。近几年来,中科电气培养出的“青年英才”,获岳阳市级荣誉者就达20多名。

  贴 心

  采访中,我们发现中科电气有不少夫妻员工,而且都是为公司打拼多年的老员工。

  原来,该公司十分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担心他们想家,就经常组织员工活动,一来二去,在工会的有意撮合下,不少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伴侣。

  邓艳芳和彭敏两夫妻毕业后就来到了中科电气,至今已经在公司工作了16年,结婚也超过了10年。至今让邓艳芳记忆犹新的是,当初他们准备结婚,手头捉襟见肘,公司领导知道后主动帮他们申请了员工关爱基金,解决了资金难题,工会还自发组织同事一起帮助他们筹备婚礼。

  “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既是我们成长成熟的历程,也是公司不断给予员工关怀的过程,没有中科电气,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邓艳芳真挚地说道,“公司真的把我们当成了孩子,倾心培养,贴心关爱,所以我们很珍惜在公司的每一天。”

  采访接近中午,我们随公司行政部门负责人张纯走进食堂。食堂里已排了长长的队伍。快吃完时,我们看到,公司几名高管才走进食堂,排队就餐。

  “公司负责人都这么忙么?”我们好奇地问道。

  “那倒也不是呢。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们优先就餐,特别是要优先保障一线生产工人。”张纯笑道。

  公司新进员工张燕松从海外留学回到家乡,在中科电气已就职两个多月,他说:“这里真的就像大家庭一样,没有任何等级差别,也没有看到领导端着架子,让我们工作十分愉快。在这里就业,就是我的理想之地。”

  简单的一个行为,却令人备感贴心……

  在电气车间,工人们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柜体的数千根电线进行组装。“我们身在车间一线,工作虽辛苦,但公司董事长和其他领导们经常到车间,关心我们的需求,让我们备感温暖。”电气车间班班长梁浩已在该公司工作10余年,他说,“中科电气是一家对员工负责的企业,我打算在这里干到退休,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也是公司很多人的心声。”

  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成长关怀,也让每一位中科人忠诚无悔地践行着企业的初心和文化价值,用实际行动予以回报。他们或追求创新,在行业技术上不断变革突破,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行业献上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成果;他们或责任至上,用持之以恒“苦行僧”般的工作态度和大国工匠精神,去打磨和巩固产品的优良品质;他们或忠诚奉献,十余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持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始终跟随和陪伴公司逐步做大做强;他们或追求卓越,不断学习挑战自我,为迎接公司的每一次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一个个公益奉献的故事,一个个关怀员工的细节,一个个暖心的行动,聚集成了中科电气的温度,暖暖的,直抵人们灵魂深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