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心聚力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访湘潭市岳塘区委书记曾志君

  黄武平  张 军  蒋 睿

  湘潭市岳塘区位于长株潭都市圈中心、绿心中央公园周边,又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文资源等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岳塘区主动扛起“湘潭北进”大旗,勇担“融城先锋”使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组织建设等5大领域捷报频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岳塘区坚持精准发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效应、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相关产业融合效应,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岳塘区委书记曾志君在接受笔者访问时介绍,该区以伟鸿食品、云通物流、金阳水果城等经济实体为主导,整合岳塘经开区规模化仓储集群和一站式物流集散场站,助推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逐步成型。以国家4A级景区盘龙大观园为依托,带动周边昭山镇、荷塘街道13家花卉苗木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一县一特”花卉苗木产业,建成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花卉苗木种类最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总面积12628亩。全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关经验成果,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获评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区)。今年建设的正江、五星两村蔬菜产销基地,采取“国企+村集体+农户”“订单农业”模式,与区内湘钢、湘电等大型国企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了多方共赢。

  “生态的魅力在乡村,乡村的活力靠生态。”曾志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岳塘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岳塘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群策群力,真抓实干,用“生态绿”描画乡村振兴新蓝图。首先,岳塘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退关停一大批化工企业,有序关停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全区污水处理率达95.5%,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为全省湘江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样板。同时,抓实抓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以省级美丽乡村荷塘村、省级精品乡村七星村为依托,打造全区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建设美丽屋场43个。

  此外,该区还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付费制实现农户全覆盖,每年应收尽收。并在全市率先实施“厕所革命”农村户厕商业保险制,目前全区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同时,每周五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带头,用实际行动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岳塘区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根本保障。”曾志君说,该区牢固树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理念,组织机构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创新推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积极发挥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全面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共有2139名党员志愿者联系16238户,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努力打造“两带七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积极探索“产业+党建”发展新路径。持续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村集体和村民群众增收。去年,全区27个村中,有9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接下来,岳塘区委、区政府将坚持党建引领,继续聚焦“五大振兴”重点任务,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