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钧 李 李 袁晓英
“以前隔三差五就要去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心电图等复查,去一趟要四个多小时。现在到镇卫生院就能让专家做复查,可方便了!”11月8日,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镇73岁的高血压患者李建国告诉笔者。
李建国在家门口享受到的便捷医疗服务,是资兴市抓实医防融合推动医改纵深发展的成果。资兴市是湖南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地区,近年来,该市突出医防融合重点,致力资源互联、管理互通、医患互动,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资兴市是典型的矿区、山区和库区,地处偏远,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十分有限,当地群众大病小病都选择往大医院跑。为顺应群众健康需求,2014年以来,该市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先后组建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包含了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3家医院,以及4家基层卫生院,实行“人、财、物、事”统一管理。
在此基础上,资兴市发挥医共体作用,让医疗资源互联,在龙头医院第一人民医院还组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糖尿病中心、康复中心等慢性病防治中心。同时,在医共体下级单位都设立网点单元,实现市级防治中心与基层网点单元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在基层首诊治疗。
为解决医共体管理互通问题,该市将基本公卫资金纳入医共体预算资金范围内,龙头医院从资金上支持下级成员单位的项目建设与学科发展。同时,推动医共体龙头医院采取长驻下沉帮扶、定期下沉执业带教、短期下沉授课、轮流安排基层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等形式,推行量化考核,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健康管理效果、住院率、首诊率、履约率、居民满意率等内容纳入考核内容,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除了组建医共体,我们还创新模式,推动健康服务重心由后端医疗向前端预防转移,推进疾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真正破解‘医防’分离问题。”资兴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吴政斌介绍说。
为此,资兴市在医共体龙头医院和全市基层卫生院都成立健康服务中心,承担患者随访跟踪、双向转诊、信息传递、随访跟踪、满意度调查等工作,通过“群众—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模式,发挥“桥梁”作用,强化医生与群众的沟通联络。
同时,该市利用信息手段,打造“医共通”信息平台,关联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绩效管理等各项业务,各医疗机构开通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功能。通过平台,为每一位监测对象签订一份服务协议、开展一次健康评估、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制定一个健康管理方案、确定一份服务时间表,使居民在“社区(村)—医院—社区(村)”闭环管理模式中,获得综合、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资兴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2万份,管理高血压患者2.4万人、糖尿病患者0.8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4.6万人。
“我们只要打开平台搜索患者姓名,既往史、过敏史、体检报告、慢病分期精细化管理等重点信息一目了然,这能让我们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为他们做好诊治和健康提醒。”资兴市中医院南院全科医生蒋晓玲介绍说,承担大部分信息输入任务的是全市各个家庭医生。
资兴市现有由全科医生、临床医生、公卫医生以及乡村医生等为成员组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55个,共有365名家庭医生。每个家庭医师团队联系服务1-2个社区(村),通过巡回义诊、入户面访、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慢性病人、出院病人、孕产妇以及在县域外就诊等患者的管理,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为了更好地优化签约服务,该市实行“优化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渠道”的“三优”制度。居民就诊前,先由家庭医生完成体格检查、建档、体征监测、分诊等工作,改变“挂号—就医”传统模式,建立“(预约)登记/挂号—公共卫生服务—就医”新流程。并推行“免费基本服务+菜单式自选有偿服务”,建立“线上线下”的咨询通道,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建立医患、慢病等微信群,随时掌握签约对象的健康状况。
“我们抓实医防融合推动医改发展,就是要让群众问诊就医更加便捷实惠,基层健康服务能力更加专业,居民就医体验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吴政斌说,通过抓好抓实机制融合、要素融合、服务融合,资兴市医改成果不断显现,现在全市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以上,履约服务率100%,基层首诊率提升15%以上。